萬千世界許願係統!
說到秦嶺,說到終南山。第一印象肯定都是綿延的大山與無窮無儘的森林。
這個印象肯定是沒錯了,不過肯定有許多人不清楚,其實在秦嶺之中,並非是絕對的荒蕪森林。
秦嶺裡也是有人聚集居住的。
除了村鎮之外,群山之中還有許多的寺廟道觀。
與那些占據名山大川,然後公然收取香火錢,沾染了滿身銅臭的寺廟道觀不同。
大山裡的寺廟道觀,那都是真正的苦修。
這裡沒有精美到可以用素菜做出肉食味道的齋飯。這裡所有的食物都要他們自己開荒種地來獲取。
也沒有金絲縫製的袈裟,塞滿瑪瑙的蒲團。這裡所有的衣物都是補丁落補丁。
沒有純銅打造的大鐘,也沒有奢華乾淨的齋室。這裡的道觀寺廟不但狹小,而且很是破敗。毫無金碧輝煌,煙霧繚繞的名寺風範。
更加沒有捐錢捐物,捐贈鞋襪衣服香油的信徒。這裡的一切都要依靠自己的雙手。
用最簡單的話語來形容,這裡才是真正的修行。而那些占據名山大川的所謂名寺名觀,不過是賣門票賣香燭的。
入山之後,王霄將馬匹寄養在了一座村鎮內,之後帶著肥環一路步行走入深山。
這一路上遇到寺廟就拜佛,遇到道觀就禮三清。
閒暇的時候就是遊山玩水,真心實意是愜意的很。
而經曆了眾多巨變的肥環,也是在這旅途之中逐漸放開了心胸說的是精神上的心胸。
她的精神狀況也是逐漸好轉起來。
不是人人都有王霄這樣的經曆的,肥環接連遭遇各種打擊和背叛,熟悉的親人朋友幾乎全滅。
她能夠一直撐到現在,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而王霄能夠趁虛而入,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山林之中行走,本就是一件很困難外加危險的事情。
這裡幾乎沒有道路,有的也隻是野獸走出來的獸道。
更彆說毒蛇猛獸,蚊蟲瘴氣的侵擾。
如果是肥環一個人進山,估計是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不過有王霄陪在身邊,那所有的危險都不叫事兒。
毒蛇猛獸什麼的,遇到王霄都是直接逃跑。甚至還有食鐵獸被王霄哈哈大笑著追了一段的事兒。
沒辦法,野外生活的猛獸都有敏銳的直覺。它們都能察覺到這個兩腳獸的可怕壓力。
王霄做菜的手藝精湛,而且精通醫術。
在山林之中隨意采摘些蘑菇,熬煮出來就是一鍋鮮湯。
在溪水湖泊裡抓些小魚,仔細烹飪一番就是美味。
住宿的時候,王霄會在營地四周撒上他自己調配的藥粉,阻隔所有蛇蟲的襲擾。
就連對肥環來說,最為困難的行走。王霄或是背著或是抱著,壓根就不會有絲毫的疲憊。
衣食住行之中,也就是衣服方麵比較麻煩。畢竟王霄不能拿樹葉來做衣服。
肥環的衣服,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停的磨損被撕扯,越來越少。
好在這天,他們終於是找到了一處道觀。
與其他道觀不同的是,這處道觀裡麵都是女道士。
男道士的稱呼是道長,而女道士的正式稱呼是坤道,而不是什麼道姑。
真正的道家之中,根本就沒有道姑這個稱呼。這是標準的民間演變。
其來源,指的是明初時候的陶宗儀。
他在自己的書‘輟耕錄’裡麵,發明了‘三姑六婆’這個詞。
其中三姑指的就是道姑,尼姑,卦姑。從那以後,道姑就開始在民間流傳。
而明朝又是小說高度發達的時代,所以很多小說裡都是這麼說,並且直接影響到了後世的稱呼。
這個道觀不大,裡麵也隻有區區幾個身形消瘦的女道士。
原本王霄帶著肥環來這兒,是為了換個衣服什麼的。
可肥環卻是有些激動,她在觀中與主持談了一天。
主持不是電視台的主持人,而是道觀的掌門人。道家的稱呼,就叫做主持。
武當山上真武觀,那就是張三豐主持。
天色漸晚,肥環找到了王霄“我想在觀中修行一些時日。”
王霄看著她,眉梢微挑。
他看人的眼光極準,看到肥環今天的表現,心中已經是有所了然。
“可以。”
王霄微笑點頭“正好我也要出山,去看看咱們的乾兒子有沒有聽話。”
提到這事兒,肥環就是抿嘴笑。
堂堂大燕皇帝,居然成了他們兩個的乾兒子,還不敢反駁。想想都是有趣。
想到這兒,王霄思維散發,想起了有個一心想要做大燕國皇帝,卻始終求而不得的人。
王霄獨自出山,回到關中之後很輕鬆就得到了安祿山大軍已經退出關中,緩緩開往洛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