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世界許願係統!
領兵隱藏在山林之中的李廣,正坐在鐵鍋前啃著羊腿。
他覺得這次大事可成,若是能夠親手斬下軍臣的狗頭,自己期盼多年的封侯之事,必然能得償所願。
心中美滋滋想著封侯美事的時候,有軍士急匆匆的跑過來,捧上一個掛著尺許見方,大紅色絲綢布的竹筒。
“將軍,天上掉下來了個這種東西,裡麵還有一封便箋。”
“嗯?天上掉下來的?”
李廣把羊腿扔回鐵鍋裡,伸手拿過竹筒打開。
滿是油膩的雙手攤開便箋,上麵隻寫了一句話‘軍臣大軍已退,速速追擊。’
疑惑之中的李廣猛然一驚,他想起了之前年節的時候回長安城,大家在未央宮裡商議馬邑之戰的時候,陛下曾經說過‘若是得到從天而降的指引,要認真對待’的話來。
當時李廣認為這是無雞之談,哪裡會有什麼從天而降的指引。
可是現在,看著手中的竹筒,他是不得不相信。
“確定真的是從天而降的?”
“將軍,我部將士千餘人,都是親眼所見!”
李廣抬頭看著天空之中隨風而動的雲彩,心中陡然一驚。
他再度仔細查看便箋,果然在角落裡有個鮮紅色的小印章。
印章上隻有四個字‘上林苑主。’
全天下哪怕匈奴人都知道,偌大的上林苑是皇家園林,敢自稱上林苑主的,除了天子之外都是要砍頭的。
李廣心中驚疑不定,他雖然膽子大可也不敢貿然相信這從天而降的指示。
彆說是從天而降的‘上林苑主’了,哪怕是從長安城來的聖旨,在這個時候都要等等再說。
畢竟是事關數十萬大軍的決戰,一絲一毫的馬虎都不敢有。
仔細考慮一會,李廣找來了一隊騎兵,讓他們隱秘外出去往匈奴人的方向,查探匈奴人的動向。
埋伏在各處的漢軍之中,隻有李廣和程不識所部在接到王霄的通知後,派人去進行查探。
其他人就像是沉入了大海之中,完全沒有動靜。
對於這個,王霄表示可以理解。
他又不是某位喜歡玩微操的校長,打仗的時候恨不得連某個營的陣地安排在什麼地方都要過問。
這特麼的又不是即時戰略遊戲!
在這個沒有無線電通訊的時代裡,王霄能做的就是給點預警與通報。真要是讓他從天上扔命令,你們要如何如何什麼的,那是不可能的。
真要是那樣的話,對於漢軍來說隻有百害而無一利。
沒什麼好多說的,王霄調轉劍頭,直接飛向了衛青那邊。
幾百裡之外,衛青的大軍營地。
抬頭看了眼天邊絢彩多姿的絕美晚霞,衛青轉身撩開門簾走進了自己的大帳之中。
他這次身邊帶的兵馬不算多,加起來也就是兩萬出頭的樣子。
可這兩萬多兵馬,卻是整個大漢的最精銳。
羽林軍與虎賁軍,外加北軍之中挑選出來的精騎。這兩萬多騎兵說自己是大漢最強,沒人會否認。
出邊牆的時候,所有的隨軍民夫都被衛青留在了邊牆內。因為帶著他們的話,會極大的影響到行軍速度。
至於說補給,除了隨身攜帶之外,那就隻能是依靠就食於敵。
這可不是王霄發明的,這事兒老祖宗早就寫下來了。
孫子兵法有雲‘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稈一石,當吾二十石。’
翻譯過來就是說,我吃了敵人一鐘的糧食,就相當於從遙遠後方運來的二十鐘糧食。
原因在於,古代的大規模運輸能力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糧食運輸途中的損耗遠遠超過最終能夠送到前線的數量。所以在敵國吃敵人的糧食,是非常有效的戰略戰術。
至於說鐘,是春秋時期的一種容量單位。
“將軍。”
大帳內的眾多軍將們,看衛青進來紛紛行禮。
衛青能夠成為他們的大將,可不是因為他是外戚。早在衛子夫成為皇後之前,甚至是其進入未央宮之前,衛青就已經身負滅國之功。
所以雖然年輕,可大家依舊是服氣他衛青。
為了儘可能的裝成熟,衛青刻意蓄起了胡須。不過臉還是嫩的,對比一下反倒是讓人想笑。
好在除了王霄之外,沒人敢在衛青麵前笑他的胡子。至少大帳裡的這些軍將們不敢。
“將軍,各處斥候都回來了,還沒有找到匈奴人的部落。”
作為副將的公孫敖,當仁不讓的上前稟報“話說這方圓二百裡地,咱們差不多都翻遍了。彆說那麼大的部落,就算是百十人的商隊也該找到了。”
坐在馬紮上的衛青神色不變的問他“你想說什麼?”
穿著甲胄的公孫敖一拱手,就帶動了一陣嘩啦啦的聲響“末將的意思是,這裡估計沒有匈奴人的部落。咱們既然找不到,那就彆浪費時間了,乾脆直接殺去馬邑,乾掉那軍臣單於豈不是更好。”
四周諸多軍將們,紛紛附和著“是啊,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