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小習武,而且學的可是內家功夫。雙目之中炯炯有神,是真的能讓眼睛給人帶去淩厲的感覺。
那些上過戰場的將軍們,都是下意識的移開了目光,自然笑聲也是隨之停歇下來。
“臣願立軍令狀。”
霍去病目光之中帶著火氣“若是不能打下河南地,臣願自裁以謝陛下。”
“沒那麼誇張。”王霄乾脆擺手“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時間豈有不敗將軍。”
四周眾將都是紛紛附和,表示天子說什麼都是對的。至於心裡是怎麼想的,那就不知道了。
“這事就這麼定了。”
王霄直接做安排“衛青你帶北軍去遼東郡,公孫敖為副手。李廣在右北平,讓他助你。至於霍去病,你帶羽林軍和虎賁軍去河南地,讓程不識幫你。”
眾將齊聲領命“喏。”
不少人嘴上喊著喏,心裡卻是想著‘匈奴人主力不在,還帶著羽林軍和虎賁軍去,外麵還有程不識幫忙。換我我也行啊。’
漢軍迅速調動起來,大批兵馬在數量眾多的民夫支持下,開始向著北方移動。
大軍出發之後,王霄再次來到甘泉宮,表示自己要閉關感應昊天上帝,祈福此戰大勝。國政事務,都交托給竇嬰去處置。
在這個沒有實況轉播的時代裡,王霄隻能是身臨其境的去看現場直播。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霍去病太年輕了,一上來就給他安排這麼重大的任務,有些拔苗助長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霍去病跟著他舅舅在戰場上曆練幾年,等經驗足夠了的時候,才去獨當一麵。
對於這種說辭,王霄完全是不屑一顧。
要知道霍去病在後世的外號那叫做荷包蛋!
華夏數千年曆史之中,出名的將星層出不窮,猶如星河一般璀璨。
可說到一出場就是王炸的,唯獨隻有霍驃騎一人而已。
霍去病根本就不用什麼經驗,上場就把匈奴人按在地上往死裡揍。
身為華夏三大騎兵天才將領之首,霍去病就是那種注定一出場就要照耀四方的存在。
這不是什麼單純的吹捧,而是人家的確是做著極為細致周到的準備。
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漢軍出塞的時候,經常會有人迷路從而錯過戰機,甚至被匈奴人給堵住全殲。像是李廣李陵他們就是如此。
至於為什麼會迷路,那是因為缺乏地圖也缺乏向導。
可在霍去病的征戰史之中,他就像是自帶導航係統一樣,從來都沒有迷路過。
原因說起來也沒什麼神奇的,因為霍去病是漢軍之中唯一一個敢於大規模任用匈奴人的將領。
投靠漢朝的匈奴人其實很多,那些在匈奴內部鬥爭之中失敗的,都是帶著自己的部落整個來投。
要說草原上的情況,在沒誰能比他們更加了解清楚。
就像是此時出征河南地的時候,衛青帶著的羽林軍與虎賁軍之外,就有至少數千的匈奴人。
不但這些年投效大漢的匈奴都被他搜刮,就連當年和月公主來和親的時候,帶過來的那些匈奴人也被霍去病給全部帶走。
霍去病願意相信這些匈奴人,而這些匈奴人也給予了他相應的回報。
所以霍去病打仗的那些年,在匈奴這兒從來沒有迷路過,想去哪兒都能找得到。
再有就是,王霄傳授他兵法的時候,霍去病學的很認真。
可學完之後,霍去病卻是表示說“帶兵大戰又不是和書上一模一樣,主要是依靠隨機應變來應對不同的情況。”
能在他這個年紀有這種見識,並且能夠堅持己見的,王霄曆經萬千世界,還是第一次見到。
霍去病科不僅僅隻是依靠天賦,在出兵之前已經是儘可能的將準備工作做好。
出了長安城沒多久,霍去病就讓隨軍的民夫全部留下來。
當部下驚異的詢問他“為何不帶民夫?”的時候,霍去病表示說“這些人速度慢,會拖累我等行軍速度。騎兵就要跑得快才行。”
然後部下又問他“沒有民夫幫忙輸送糧食,我們吃什麼?”
霍去病回應說“我們要去河南地,那邊的草原上有數不清的牛羊,去吃匈奴人的牛羊就是。”
最後霍去病問眾將“誰還有問題?”
沒有人應聲。
然後霍去病說“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我的軍令去做。之後誰再問這問那,彆怪我軍法無情!”
雖然年輕,可大將氣度卻是展露無疑。
而且眾將雖然心中不滿,可既然是王霄親自任命的統帥,他們也不得不服從霍去病的命令。
將在外,君命都有所不受了,更彆說是部下們的意見。
霍去病也是第一次掌軍,所以還給了部將們提意見的機會。
等到下次再出兵的話,就不會再有人問東問西。
因為那個時候,霍去病的威望已經打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