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世界許願係統!
王霄說的直道,實際上就是秦直道。也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
祖龍被稱為千古一帝,那可不是吹出來的。
書同文,車同軌什麼的自不必多提。這秦直道在交通條件惡劣的古代,那就是真正的工程奇跡。
這個時代的道路,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晴天滿身土,雨天一身泥。’
除了長安城這樣的大城市會有石板鋪就的道路之外,外麵鄉野之間,乃至於小的城池市鎮裡,那都是實實在在的土路。
晴天的時候還好說,到了下雨天說不得一腳下去踩到了深坑,整個人都沒了。
要想富,先修路。
無論是為了便民行走還是行商方便,又或者是便於運兵。道路永遠都是最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
秦直道這裡修建的時候,用的都是煮熟的熟土,先錘在碾之後夯實,就成了古代的高速公路。
而且為了避免生雜草導致道路損壞,還要在那些熟土之中嫁入大量的堿,避免生草。
因為質量足夠好,秦直道甚至一直沿用到了兩千年之後。
“陛下。”
主父偃當即說“彆的都不缺,就是缺人手。修路這種事情,人越多越好。”
朝臣之中有人喊“大漢每年的徭役那麼多,怎麼會人不夠的?”
主父偃當即轉頭過去嗬斥“你懂個屁。這是修隴西至敦煌之地的直道。那麼遠的地方,關東的徭役走過去役期都過了。”
“那關中的呢?”
“關中的徭役都已經用儘了。修作坊,采礦,燒窯,修補城池邊牆,隨軍運糧,牧馬養羊修船開渠修路架橋”
主父偃掰著手指頭數了一大串的工程出來,表示哪怕是距離近的關中民力,也是已經被用到了極限。
而且關中還一項必須要做的大工程,那就是給王霄修陵,這可是數以十萬計的民力。
“陛下勤政愛民,這些年來從未動過大工。要不然的話,天下民力那就更不夠用了。”
主父偃這句話有拍香屁的嫌疑,不過說的也的確是實話。
所謂大工,說的就是大興土木的蓋宮殿什麼的。
這種單純隻為滿足皇帝個人需求的工程,那才叫真正的百害而無一利。
真要是蓋宮殿,不但花費無數還需要數以十萬計的人力才行。
動不動就說數以十萬計,這並不是誇張的修飾,而是真正的事實。
因為這個時代做工都是依靠雙手,沒有機械可以幫助。依靠一雙手來做大型工程,那就隻能是用人數來硬推了。
修建一條從長安城到敦煌的直道,沒有十萬起步的民夫,你還想能修通?
朝臣之中又有人提建議“可讓遷徙之民做,他們離得近。”
此話一出,四周眾人全都笑了起來。
這就是一句廢話,因為王霄之前說的很清楚,遷徙過去的人全都免除徭役賦稅三年。
現在讓人家去修路,那打的就是天子的臉麵。
“行了。”
王霄直接擺手說“霍去病這次不是俘獲了十多萬的匈奴人嗎。挑其精壯用來修路,命駐屯將軍李息派兵監管。少府這邊再安排一批工匠過去跟著。”
“喏。”
這個命令倒是不錯,雖然養活這些匈奴人也要花費不少糧食,可至少剩下了民力。若是從關東之地調集徭役,那可就是真正的勞民傷財了。
“時辰差不多了。”
安排完事情,王霄站起身來招呼眾人“隨我去迎接驃騎將軍凱旋!”
百官勳貴們都隨著王霄出了長安城三十裡地,郊迎從河西回來的霍去病。
而沿途看熱鬨的百姓們,那叫一個人山人海,幾乎是長安城內外的人都來了。
哪怕是當年衛青滅國凱旋的時候,也沒有這麼轟動過。
深究其原因,其實也沒有那麼複雜。
衛青滅國,滅的是衛滿朝鮮,是三越那種在百姓們看來不入流小國。
而匈奴的話,大漢幾十年來備受匈奴欺淩入侵,是當之無愧的大國,強國。
霍去病不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殲敵超過十萬之眾。還把匈奴人延續宗祀的祭天祭品金人給搶了回來。
這一點在百姓們的眼中,那就是滅了匈奴人的傳承,是滅了其宗祀祭祀的滅國之功。
不入流的小國與欺淩大漢數十年的強大匈奴相比較,自然是霍去病這裡更受歡迎。
所以此時出現數以十萬計的百姓們來郊迎霍去病,也就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