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張騫是不是吃過了來的,都是彆問,問肯定是還沒吃。
等待上早飯的時候,王霄開口說“匈奴的事情,你都聽說了嗎。”
“是,陛下。現在匈奴人已經完了,西域之地就是咱們大漢的囊中之物了。”
“的確如此。”王霄滿意的笑著“你的西域都護府,現在可以正式去西域了。”
“謝皇後。”張騫先是起身,向為他送來早餐的衛子夫道謝行禮,之後才坐下繼續說“請陛下放心,臣必當將西域三十六國,全都收入大漢麾下。”
“彆高興太早了。”
王霄給張騫潑冷水“接下來幾年,朝廷不會大規模出兵。尤其是在敦煌通往西域各處的直道沒修好之前,你也彆指望能得到大軍的支持。”
張騫楞了下,放下了手中的粥碗。想了想之後,堅定的說“請陛下放心,哪怕沒有大軍支援,臣也必當為大漢拿下西域。”
“就是因為相信你的能力,所以才把這事情交代給你去做。”王霄滿意的點頭“等你的好消息。”
與匈奴人的大戰,雖然沒有像曆史上的小豬那樣,打仗打的國家破產。
可為此支付的軍費,依舊是一筆前所未有的巨大開支。
文帝與景帝用幾十年的時間,一錢一錢積攢下來的軍費,大都已經被王霄給花掉。
沒錢支持大規模的出兵是一方麵,還有一方麵則是西域距離遙遠,道路條件實在是太差。動員的兵馬越多,需要的開支也就越大。
如果出兵拿下了西域各國,那就要擔負起當地人的生活開支,還要有大軍駐紮的費用等等。
在道路條件不足的情況下,想要支持這些所需要的物資運送,那開支之大也會讓王霄頭疼。
“雖然不能派大軍,不過還是可以給你足夠的財政支持。”
王霄囑咐張騫說“你可以動員那些西域人,修建連通敦煌的直道。”
“臣懂得。”
張騫連連點頭“陛下曾經說過,要想富,先修路。大漢想要永遠掌控住西域,能夠快速運兵的直道,是必然要修建的。”
“你能理解就好。”王霄對於張騫的理解能力表示讚賞。
“你準備帶多少人去西域?”
“三千人足矣。”
“三千兵?”
“兩千兵足矣。”張騫自信的說“其他的都是西域都護府的官佐與工匠。”
“兩千兵,是不是有點少?”王霄追問“用兩千兵能平定三十六國?”
王霄心說,用兩千兵想要拿下西域三十六國,就算一漢當十胡也沒辦法啊。除非是我自己親自帶隊去開無雙。
“兩千兵足矣。”
張騫開始和王霄說他自己這些年製定的西域計劃。
“臣的打算是這樣的。臣出陽關,先拿下若羌國。”
張騫解釋說“若羌國王後乃匈奴公主,向來都是敵視我大漢。其國隻有戶四千,口三萬餘,兵不過四千。兩千漢軍猛士,足以拿下此等小國。”
對於西域的地形圖,王霄自然是了解的非常清楚。這片地方他在萬千世界之中,早就來來回回的許多次了。
整個西域麵積雖然廣袤,可實際上卻是以天山山脈與昆侖山山脈為中線,被分成了天山南北兩處大地方。
一般情況下南邊叫做西域都護府,北邊的則是北庭都護府。
從敦煌出發的話,有兩個著名的關口。
一個是‘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陽關。
還有一個就是‘春風不度玉門關’的玉門關。
從陽關出發的話,走的就是天山南幕。而從玉門關出發的話,走的就是天山北幕。
西域三十六國,就分布在天山南北。
從天山山脈上流淌下來的雪水,滋潤養育了這片古老的土地。
這個時代的西域,水草豐美土地肥沃,遠不是後世那種沙漠戈壁的印象。
“你是打算以清除匈奴餘孽的名義,拿下若羌作為據點,然後從這裡再攻略西域各國?”
“是,臣就是這個意思。”
“也不是不可以。”王霄考慮一番就同意了張騫的打算“這樣也好,距離敦煌不算太遠。若是出了什麼事情,還可以及時得到敦煌屯軍的支援。”
“是”
張騫的回應有些不情不願,實際上他壓根就沒想過向敦煌求援的事情。
因為他才是西域都護府的長史,西域的事情是他的分內之事。
如果向敦煌求援的話,那豈不是顯得他沒有本事。
王霄看穿了他的打算,不過也沒有拆穿。
用期待的語氣對張騫說“好好乾,讓大漢的鐵騎踏遍西域。讓那裡,從此之後竟為大漢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