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世界許願係統!
“額們終於是到京城了。”
戴著氈帽的李自成,看著眼前高大巍峨的京城城牆,心中可謂是感慨萬千。
想當初他還在崇禎皇帝的手底下做過郵遞員,可惜卻是被強行裁撤了。
不但被裁撤,甚至就連離職補償金,還有之前積欠的俸祿都沒給。
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他來武裝討薪了。
大明的驛站是非常重要的存在,驛站所達之地就是大明的疆土,就是皇命能夠抵達的地方。
崇禎被忽悠著裁撤了驛站,或許能夠削減數十萬兩銀子的開支,可代價卻是徹底斷絕了皇命直達各地的通道。
在王霄看來,這種做法那就是典型的腦殘。
然而更可怕的是,之裁撤驛站隻是崇禎做過的無數腦殘事情的其中之一。
像是登基的時候乾掉了魏忠賢,然後裁撤東廠和錦衣衛,搞了個什麼東林黨眾正盈朝的朝廷。
後來總算是察覺到了東林黨不行,又派太監到處去監軍,去收稅去開礦等等。
大臣不值得信任,那太監就值得信任了?
很明顯,太監也不能信任啊。
原本很多事情隻是官吏們貪墨一遍,可加派了太監們過去之後,太監們也要過一手,反倒是增加了百姓黔首們的負擔。
還有什麼打仗英勇的將領打光了兵馬,反倒是會被下獄治罪。
而那些保存實力的,因為手中有兵權,反倒是隻能拉著哄著。
反正崇禎十七年來,乾過的腦殘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大明亡國,乃至於亡天下,他的確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闖王,城內吊下來好多送信的,都是想要投效額們的。”
雖然李自成已經在西安稱帝,可身邊眾將卻是依舊習慣性的稱呼他為闖王。
“有幾個?”
“太多了,攔都攔不住!”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闖王李自成的大軍包圍京師,並且調集大炮開始轟擊城牆。
當天晚上,駐守廣寧門的太監曹化淳投降,打開城門放闖王大軍入城,進入複興門一帶,京城外城全部淪陷。
三月十八,李自成暫停攻城,派人入皇城與崇禎談判,希望崇禎能夠投降。
持續了一天的談判並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三月十九,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所部軍。
隨後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往內殿前行。
在帶路黨們的幫助下,闖軍已經完全占據了京城。
此時此刻,崇禎皇帝並沒有帶著王承恩去煤山,而是在焦急的等待著王霄的到來。
伴隨在崇禎皇帝身邊的,還有數十家曆史上殉國的勳貴大臣以及他們的家人。
開始的時候,這些人都以為皇帝叫他們全家過來,是要一起殉國。
大家都有這個心思,所以要麼是在寫遺書,要麼是在喝酒做絕命詩,要麼就是和家人依依惜彆。
可等了許久,宮牆外麵甚至傳來闖軍腳步聲的時候,皇帝還是沒有絲毫動作,這就讓人很是疑惑了。
“陛下。”
監察禦史陳良謨上前詢問“柴薪何在?”
崇禎不解“什麼柴薪?”
“點火的柴薪啊。”陳良謨大聲說“臣等決意殉國,家小都已經帶來此處。沒有柴薪如何殉國?莫不是懸梁?可這地方不夠用啊。”
幾十家的人足有數百上千口之多,皇極殿雖然很大,可也掛不下這麼多人。
眾人的目光紛紛看向了皇帝,大部分的神色之中都帶著死誌。
在大明帝國的最後一刻,在所有的一切都即將化為曆史的塵埃的時候,這些人大約就是此時此刻大明最後的忠臣。
崇禎很感動,國破家亡之時還能有這麼多人願意生死相隨,他很是感性的落下了眼淚。
看到皇帝在哭泣,不少人也是跟著落淚。
幾百年傳承的帝國,眼看這就要徹底消失了,這種莫名的情緒帶動之下,哭泣之聲愈發壯大起來。
遠處已經走過承天門,正在走向午門的李自成都聽到了這哭聲“誰在哭?”
司禮監太監,全權都督軍務的大太監王德化,急忙說“定是宮中之人。”
那邊劉宗敏哈哈大笑“你這太監好生無趣,這裡是紫禁城,裡麵的人當然是宮中的人了。”
王德化除了賠笑之外,啥也不敢多說。
“這些人,乾什麼的?莫不是皇帝從死牢裡拉出來的囚犯?”
午門之外,站滿了許多人。而且基本上人人都穿著囚服,李自成還以為是皇帝學古人,把囚犯拉出來拚命。
王德化麵露不屑之色“這些都是迎接闖王的勳貴大臣們。”
改朝換代,大明的勳貴大臣們,有的選擇了殉國,可更多的人卻是選擇從龍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