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後來,應天府那邊派人送來了銀兩和糧食,很順利的收編了高傑所部。
可等到北直隸那邊,皇帝不但沒死還打跑了李自成,並且出關擊垮了韃虜的消息傳來,高傑就麻爪了。
之後他派遣信使去京城,可卻是連大門都沒進去。
這不是在針對他,而是決心要再造大明的崇禎,在王霄的建議下對南方的一切聯絡示好全都不予回應。
等到此時南征大軍沿著大運河一路南下,首當其衝的高傑第一反應就是派人來商議歸順之事。
“此等反複小人”
崇禎對高傑這種先做流寇反賊,之後又從流寇之中叛變而出,現在又投靠了江南偽帝的小人很是瞧不上。
正想要下令將使者趕走的時候,卻是看到王霄邁步走了進來。
“祖爺爺。”
崇禎的進步真的很大,此時笑容滿麵的迎上前去,將高傑的事情說了一遍“此事該如何處置為好?”
“這個簡單。”
王霄乾脆點頭“你給高傑下聖旨,讓他全軍集中起來進行整編。之後封他一個三等伯的爵位,允他留下一半的家產。告訴他隨軍到應天府之後,可在江南繁華之地居住。以後不得再碰
軍政事務就行。”
“跟他說清楚,若是不同意那就直接打過去,機會隻有一次。”
無論是舊明軍,還是各處流寇。
除了罪大惡極的那些之外,王霄給出的待遇要麼是交出一切接受整編,要麼就是被攻滅。
明末的混亂之下,手中有兵的這些軍將們,已經是成為實際上的藩鎮。
而他們手中的舊式兵馬也是如出一轍,少部分的精銳家丁配上大部分的炮灰。
無論是從哪一方麵來說,都是想要重造大明的王霄與崇禎所不能接受的。
要麼接受整編,要麼全部消滅。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
兩天之後,高傑親自帶領麾下數萬大軍,在大運河岸邊恭迎大明皇帝。
他選擇了接受皇帝的聖旨,交出兵馬去江南做一個有爵位的富家翁。
高傑所部距離北直隸最近,這兩三年來北直隸的消息,他是知道的最為清楚的。
北地大治,錢糧充足。
兵馬更是凶悍,連關外的韃虜都被滅掉了。
高傑沒有信心去抵抗,因為根本就打不贏。
崇禎在船上接見了高傑,安撫了一番之後就讓他離開。
“等一下。”
這個時候,王霄出聲喊住了高傑。
“你帶兵去一趟睢州,拿下鎮虜將軍許定國。之後送他全家去上路。”
許定國是一個堅定的降虜派,為虎作倀殺戮無數。
他的兒子們許爾安,許爾吉等人也是韃虜的功臣,還獲得了韃虜的爵位。
這樣的狗漢奸,必鯊之。
高傑不認識王霄,下意識的看向了崇禎。
“按祖爺爺的話去做。”
高傑被嚇了一跳,祖爺爺是個什麼意思?!
下船之後,他特意給王承恩送了份禮物,詢問王霄的身份。
得知王霄就是能呼風喚雨的再世章皇帝的時候,高傑的表情非常精彩。
高傑所部看著有幾萬人馬,可實際上真正有戰鬥力也就幾百家丁。
幾萬人馬隻挑出了不足千人加入民夫行列,其他人都移民到之前沒了人煙的地方,分田分地去落戶。
之後南征兵馬繼續南下,進入了同為四藩鎮之一的劉良佐駐地。
而且他一家子都是投降派,其弟劉良臣甚至早在十多年前就投降了韃虜。
劉良佐此人與許定國一樣,都是投降韃虜屠戮大明百姓的劊子手。
崇禎派出使者去招降他,開出的條件與高傑一樣。
可劉良佐自持有十萬大軍,還有江南供給的錢糧物資,壓根就不願意投降。
崇禎詢問王霄該怎麼辦,王霄回應他說“這樣的人不投降其實更好,可以名正言順的乾掉他。”
後麵的事情就簡單了,劉良佐沒敢出城浪戰選擇了守城。
明軍這邊架設百餘門火炮猛轟,轟垮了城牆之後大軍殺入其中,眾人高呼‘降者不鯊,分田分房。’
大勢已去的劉良佐,在數百家丁的護衛下開城門南逃。
卻是被封堵南城門的眾多火槍兵們,給打成了篩子。
南征大軍即將抵達曲阜的時候,卻是遇上了一支古怪的兵馬。
輕鬆擊潰詢問得知,這些人都是聞香教與白蓮教的人。
王霄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俘虜們,笑問他們“爾等拜神,可曾見過真正的神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