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在不加掩飾,以至是背後有幾隻暗手在推波助瀾下。
陳珩在五音峰之事一經傳開,立時便震動了整座鶴鳴山。
而劉齡正還心存不服,幾番拉人助拳都無果後。
其惱羞成怒下,索性不管不顧,到羅煙峰伏階上奏,將此事報與了四院的上師,請求幾位上師來替他們討個公道。
這消息傳出,又是惹來一片嘩然,人人都是心下暗自好笑。
劉觀更是自感失去了麵皮,閉了洞府,不見外客。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來,也是陳珩先動手斬了數十條臂膀下來,他自己又未損傷分毫。
玉宸派自有法規條目,對於此事,到底也該有個交代。
但斷肢著實也非什麼大創,這些世族中人也不缺什麼療傷的寶藥,續接上去,再將養幾日,就元氣不損,一切皆回複了舊觀,並不阻礙日後的修道前程。
且包括沈爰支在內。
幾位宗派立場的上師在見陳珩是挫了世族的威風,非但不怒,反而欣喜,似乎樂見其成。
在有心維護之下。
此事自然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罰了陳珩的半年的修道下賜,便就此揭過,算是翻篇了。
劉齡正對於這般敷衍的懲處,心下自是不甚滿意。
但形勢在前。
他也無可奈何,隻能捏著鼻子忍受了……
……
而另一方。
作為當事之人的陳珩也並不理會外界的風風雨雨。
自動手時候,他便猜得了這景狀,而今這結局,倒也和他當初預想的,大差不離。
不過倒是有一點,令他微覺訝然。
自他被罰去半年院中下賜的懲處傳開後,當夜,便有一位玄英院的羅姓上師登門。
其非僅是自掏袖囊,補足了那半年的資糧,還特意留下了一卷載有《紫清神雷》修行之法的道書
而自那位上師口中。
陳珩也知曉。
那晚劉觀施出的雷法,便名為紫清神雷,本是神通之屬。
因為修行艱難,被派中前輩特意拆分為了上下兩卷,若隻修行上卷,此雷法品秩也不過僅上乘道術,倒同劉觀打出的那團雷霆無二,正合金丹之下的修士們鬥法使用。
但若在修成金丹,得了下卷之後。
上下兩書合一。
那才方是紫清神雷的本來麵目,也才可以展現出紫清神雷的真正滔天威能!
此雷即便在神通之中,亦是一門厲害法門。
發出時候,叱吒之音震蕩百裡,長於破煞、煉魔種種,擁有烹山煮海,使天昏地黑的大無窮殺力!
而在玉宸派的立身之本裡,雷法本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支。
三經五典八功九書——
二十五正法之中。
三經五典為修道典籍,玄妙根本,是成道而非護道之法,自不必多提。
但在八功九書內,卻又是以太乙神雷來作為無可指摘的魁首,向來穩居頭名之位置,萬萬世不移!
且此法也是九州四海,從來都名列第一的殺伐神通!
其殺力之盛。
無論中乙劍派的劍術或是先天魔宗的魔功,皆是不及!
而玉宸派的無數上真大德在參悟太乙神雷這門至極妙術時,也是從中得出了不少靈感。
以此法作為根源。
共是又衍出了七十六門神通和三百餘種上乘道術來。
這紫清神雷,相傳便是上一任大知殿主參悟太乙神雷時的感悟,在那七十六門外衍的神通雷法中,亦名列上乘!
在被玄英院的羅姓上師賜了《紫清神雷》的上卷後。
那位羅姓上師又解釋了一番此法的來由。
便飄然而去,也不多言語什麼。
陳珩知曉十二世族雖在下院之中勢力不小,但還是有不少宗派立場的上師,在製衡此輩,不令其獨大。
這位玄英院的羅姓上師,雖與他素不相識。
但觀其言行。
此人的立場,已是昭然若揭了……
不過縱使是得了《紫清神雷》的上卷。
陳珩在略翻閱幾合,看了個大略後,也未急著去修行。
法術一道。
向來是貴精而不貴多。
哪怕他有一真法界在手,修行時日遠比常人要充裕,但也逃不過此理。
陳珩如今並不缺少護道殺伐的法門,無論劍道、先天大日神光又或陰蝕紅水種種,他都還遠未修行到大成至境。
故而這《紫清神雷》雖好,但也並不值得陳珩打亂自身原先定好的修行計劃。
唯有留待日後,再做參悟了。
不過贈法之事一出。
贈得還是玉宸派聲名在外的雷法。
陳珩也是心知。
自己從進入下院以來的一係列施為,總算是入了玉宸派上麵幾位大人物的眼……
似劉觀之流若欲得此術,無不是辛辛苦苦,需要斬妖除魔,為院中積攢功德,才可以窺見此術神妙。
哪怕世族勢大,也難有蹊徑可走。
且那羅姓上師話裡話外,都是在暗示陳珩,自己此行乃是出自他人的授意,拉攏之意表露無疑。
陳珩聞弦歌而知雅意,自不會拒絕,欣然收了那補足的半年下賜和《紫清神雷》上卷,也是在明示自己立場……
這一場會麵。
兩方都是如了心中所願。
雖不知那羅姓上師身後,究竟是玉宸派的哪一位上真大德。
但無論是何派係,都是需新血注入,栽培後進,才能夠長盛不衰。
將來陳珩若坐穩十大弟子席位,拜入了玉宸上宗,憑此人情,本能也會對羅姓上師和他身後之人產生好感。
而陳珩得了這份青目。
雖說如今這拉攏的分量還不算太過貴重。
但隨著他日後若是展露出了更多的價值,相信那些玉宸派的上真,也必會付出更多,以加深雙方聯係。
唯有他身後站有足夠多的人,才會令心懷鬼胎之人顧彼忌此,在下手時候,多上幾分斟酌思量來!
所謂法侶地財之中。
“侶”之一字。
便正是此意了……
……
時日匆匆而過,很快,便到了流火宏化洞天徹底落回胥都天舊址之日。
這一日。
陳珩原本還在屋舍內打坐靜修,忽得地麵狠狠一顫,房梁發出咿呀的顫響聲,幾隻茶盞離了案盤,在地麵摔了個粉碎,白瓷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