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視野是被加持過的,能夠看到一些被人忽略的視野盲區,這也是他今天最大的優勢。
當然了。
潘院士並不了解徐雲請神的事兒,但他卻能分辨出徐雲所說的情況是真是假。
想到這裡。
潘院士心臟的跳動速度,不由加快了幾分。
他不願意接受威騰建議的原因主要還是擔心114514v如果先進行驗證,那麼鈴木厚人等人恐怕可以拿檢測報告來搞事。
粒子真的存在就彆說了,科院的壓力會一下驟增。
而即便沒找到那顆粒子,鈴木厚人他們說不定也會拿某個區間信號來說事兒,以此宣稱粒子‘可能存在’。
但如果114514v的粒子完全是假的
那麼科院組排後的順序,反而會變得有利起來。
畢竟“不存在”和“找不到”,這是兩個概念。
在粒子物理中。
假設一顆粒子真的存在,那麼即便你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它,多多少少也都會有一些可以被拿來參考的信號。
例如希格斯粒子。
這顆粒子在被正式發現之前,曾經累計捕捉到過30多個信號波包,它也是讓一直堅持下去的理由之一。
但如果一顆粒子完全不存在
那麼彆說信號了,一丁點兒凸起你都找不到。
屆時鈴木厚人想洗地,都找不到合適的洗白點。
與此同時。
徐雲和潘院士的交流內容,同樣通過耳返傳遞到了後台的侯星遠處。
後台方麵的專家在個人能力上或許和潘院士有所差距,但組成的團隊實力卻隻高不低。
因此很快。
潘院士的耳返之中,便傳來了侯星遠的答複
“小潘,答應威騰的方案。”
潘院士不動聲色的敲擊了兩下耳返,示意自己收到了消息。
隨後他又轉過頭,對威騰說道
“沒問題,威騰教授,我們接受您的方案。”
威騰見狀,心頭隱隱一鬆。
科院願意讓步就好。
接著他思索片刻,指了指此前直播的大屏幕
“潘先生,接下來恐怕還得請中科院幫個忙,把信號和畫麵對接過來。”
潘院士爽利的點點頭
“ok。”
在科院做出了決定後,剩下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鈴木厚人、希格斯、特夫夫特以及其他幾位機構的負責人湊到了一起,很快決定出了進行粒子檢測的機構名單。
被選出的機構一共有七家,分彆是
第一家是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縮寫fnal。
它的加速器直徑有12英裡,可以把質子加速到980v。
這是目前人類曆史上能量第二高的對撞機,第五種誇克底誇克和第六種誇克頂誇克的發現都出自於此。
第二家是斯坦福加速器中心sc。
長度32kev。
成就有t子的發現,第四種誇克粲誇克的發現,質子及中子內部的誇克結構。
第三家是霓虹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kek,使用的對撞設備是jarc。
代表成果有b介子的電荷宇稱不守恒。
第四家是海對麵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簡稱bnl。
第四種誇克粲誇克的發現,高能核物理的相關發現都出自於此,李政道、楊老和丁肇中先生都曾經在此工作。
第五家是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簡稱desy。
第六家是毛熊科學院布德克爾核物理研究所,簡稱b,等離子體物理目前的絕對前端機構。
第七家則是lh旗下的大型強子對撞機。
而在整個確定機構名單的過程中,還出了個小插曲。
那就是的負責人卡洛·魯比亞一直沒怎麼露麵,最後還是由希格斯出麵做的協商。
這次對撞使用的依舊是鉛離子,也就是驗證盤古粒子使用的相同離子束,省去了一大筆的籌備時間。
半個小時後。
各大機構便傳來了回複
設備已經準備完畢了。
“潘院士。”
隨後一位工作人員快步來到潘院士身邊,把一份文件遞到了他麵前
“這是七家機構的實驗參數,請你過目。”
潘院士朝他道了聲謝,接過文件看了起來。
結果看著看著,他便忍不住眉頭一掀
“每一個束流設計1270個團簇,嘖嘖,jarc這可是下了血本呐。”
他身邊的工作人員聞言,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憤憤
“小日子不就這樣麼,之前驗證盤古粒子的時候還說最高隻能300個團簇呢,真td不要臉!”
潘院士朝他笑了笑,沒有接話。
基本粒子在微觀尺度下的體積很小,大概隻能在10?15~1016的空間尺度才能發生碰撞。
但在真正的對撞機中,承載加速粒子的真空管直徑在厘米量級,基本上是不可能讓它們相遇的——它太空曠了。
所以在對撞過程中呢。
加速器要先把粒子‘壓縮’成離子束,然後按照嚴格的時間間隔,從次級加速器注入到主加速器管道中。
每一團這樣的粒子,就叫團簇。
一條粒子束中團簇的密度越高,碰撞的周期就越短,反應就越劇烈。
不過另一方麵。
隨著團簇密度的升高,加速器的設備損耗、材料經費支出也就會越高。
同時呢。
由於碰撞量級的不同,每台加速器的團簇密度上限也是不一樣的。
好比現實中每把槍械的發射頻率是有上限的,超過了這個數字就會導致槍管過熱,影響槍械的壽命。
如果把lhc比喻成陸盾2000。
那麼jarc頂多就是個普通的自動步槍。
眼下jarc把團簇數量提升到了1270個,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已經在透支jarc的壽命了。
隻能說霓虹方麵下了狠心,一定要把那顆粒子給找到。
上輩子是粒子對撞機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雖然粒子的軌跡是個概率模型,但在引入了粒子密度模型後,某些‘事件’的概率可以精確許多。
當然了。
精確後的量級依舊可怕,一般是10的23次方左右。
不過這種量級對於超算而言還算可控,其落在實處的性質就是
對撞點。
例如lhc有四個對撞點,每個對撞點上的理論最高束團交叉頻率是40hz。
也就是說。
每個對撞點最多可以有每秒4千萬次的束團交叉。
配合其他組計算出來的費米麵數據,理論上七家機構中,最少有兩家可以得到準確的結果。
再不濟
也是3倍標準偏差以下的
跡象。
注
住院掛水,375度,寄!
粒子身份馬上就要揭開了,216章其實有個伏筆,不知道有沒有人能發現,建議回去複習一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