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百給馬鄉鬆綁後,道:“我帶你去附近村莊看看,讓你了解我義軍的真正作為。”
“不過,我們此去不能披甲帶刃,需得換上普通百姓的衣裳。”
說罷,武百便命士卒為馬鄉鬆了綁,並給他一身粗布衣服換上。
馬鄉雖然心有疑慮,但也想親眼看看義軍所到之處,百姓生活究竟如何。
蘇仲見狀,急忙問道:“主公,你帶著這降將去哪裡?”
武百答道:“帶他去附近村落看看,讓他親眼見證一下我們義軍與百姓的魚水之情。”
任原聽聞此言,也趕忙勸道:“主公,萬萬不可啊!萬一遇到什麼麻煩怎麼辦?還是我帶兵護送你前去比較穩妥。”
武百卻擺擺手,說道:“不用,你們就呆在這裡吧。”
“我此行並無危險,何況馬鄉兄弟已然是我們的客人,又怎會加害於我呢?”
言罷,武百便與馬鄉一同離開了營帳。
兩人一路行來,隻見田野間麥浪滾滾,百姓們忙碌地耕作著,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進入村莊後,更是看到孩子們嬉戲玩耍、老人們悠閒地曬著太陽。
武百突然提議道:“馬鄉兄弟,我們且裝作宋軍士兵迷路,去百姓家做客,看看百姓對宋軍的真實反應如何?”
馬鄉身為宋軍將領,原本對宋朝在民間的聲望還是很有信心的,於是,他點頭應道:“當然可以。”
兩人順著一條小路前行,不久後來到一處廣闊的麥田。
麥田中,一個老農和他的兒子正在辛勤地除草,旁邊一個小男孩在地頭快樂地玩耍。
武百走上前,看著金黃的麥浪,讚歎道:“老伯,麥子長得很好啊。”
老伯抬起頭,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淳樸的笑容:“那是當然,今年的雨水好,陽光也足,麥子自然長得好。”
說完,老伯放下手中的鋤頭,走上前來與兩人交談。
武百趁機詢問道:“老伯,您家裡有幾畝地啊?”
老伯驕傲地回答:“有十畝呢!”
馬鄉一聽,愣住了。他難以置信地想:“這老伯就是一個普通的老農,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土地?”
看著馬鄉驚訝的表情,武百微微一笑,解釋道:“老伯,這些土地都是您自己的嗎?”
老伯道:“當然是自己的。”
馬鄉聽後默然無語。
“這地怎麼不是地主的?”
“普通老百姓在義軍的占領區竟然有十畝良田。”
說起土地,就不得不提起宋朝的土地製度。
宋朝建國伊始,宋太祖趙匡胤便推行了“田製不立”和“不限兼並”的土地政策。
“田製不立”這事兒,得從唐朝那個風光一時的均田製度說起。
想當年,均田製可是個大家夥,可隨著私有土地這個小怪獸越長越大,均田製也降不住了。
土地兼並這個小風波,愈演愈烈,公有土地們逐漸被吃掉了。
唐朝一看,這公有土地庫存告急啊,再想給農民分點地,那真是難上加難。
於是,朝廷隻好無奈地承認:“算了,這些私有土地你們自己玩吧,我就當個名義上的老大算了。”
宋朝的領導班子一合計,覺得還是彆折騰了,順應大勢,公地分配這事兒,咱們就翻篇了。
再說這“不抑兼並”政策,宋太祖這大哥也是挺拚的。
為了跟地主們打成一片,他可是下了血本。直接宣布:“土地買賣?你們開心就好,我絕不插手!”
地主們一聽,立馬在市場上蹦躂起來,自由交易,嗨得不行。
朝廷呢?它就站在一邊,當個安靜的看客,偶爾還鼓個掌。
於是,土地兼並就越來越不受控製,個人占地的數量也一路飆升,直接衝上了天花板。
而宋朝底層老百姓,隻能淪落為為地主剝削的對象,根本無地可種。
宋朝推行的兩大政策,致使無數自耕農陷入困境,生活難以為繼,進而失去了生活的保障。由此,許多農民在缺乏衣物和食物的情況下,選擇了反抗。這也成為了北宋晚期農民起義不斷的重要原因。
兩人的詢問似乎讓老伯打開了話匣子,他熱情地介紹起家中的情況。
老伯道:“當然是我自己的了,我死後這些土地也會傳給我兒子。”
聽聞此言,馬鄉不禁疑惑地問道:“你不是地主,哪來那麼多地?”
老伯聽後,哈哈大笑起來:“我們這裡沒有地主。”
“怎麼回事?”馬鄉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
老伯看著馬鄉:“你們是宋人吧。”
馬鄉一愣,沒想到自己的身份這麼快就被識破了,他有些尷尬地笑了笑,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