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輕啟朱唇,聲音中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寒意:“齊王之意,莫非是要以貴軍之威,護我大宋安寧?此等恩澤,朕實難承情。”
言語間,既有試探,也有幾分不願屈服的傲骨。
武百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拱手作揖,聲若洪鐘:“陛下言重了,齊宋兩國,本應守望相助。”
“我齊軍應駐守北境與汴京,一則為抵禦遼虜,保我邊疆安寧。”
“二則,亦是護佑皇城,以防不測。”
“此乃雙贏之策,陛下何須多慮?”
趙佶心中暗忖:“雙贏?隻怕是你齊國意在蠶食我大宋,先以軍力相脅,再圖他日之利。”
然麵上不動聲色,隻淡淡問道:“貴**事之術,果真願與我朝共享?”
武百心中暗笑趙佶的天真,表麵卻故作誠懇:“自然,兩國交好,技術流通,方能共同進步,此乃大道也。”
心中卻暗自盤算:“技術?哼,待你大宋落入我齊國之手,何物不可得?”
趙佶目光如炬,似要穿透武百的偽裝,直抵其內心深處:“貴軍欲駐軍幾何?”
武百神色一正,緩緩道:“北境五萬精兵,以拒遼寇。”
“汴京再駐五萬,護佑皇城,確保陛下龍體無恙。”
言罷,他眼神微閃,似有深意。
趙佶豈能不知那汴京五萬軍的真正用意,心中暗罵:“好一個護佑皇城,實則是將我趙家天下置於你們齊國的監視之下。”
但麵上仍保持著帝王的風範,不動聲色地繼續說道:“齊王之意,朕已明了。”
“然,隋國之獨立,朕需如何承認?”
武百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陛下英明,隻需昭告天下,宣布隋國自此獨立,大宋永不言兵,兩國邊境,永享和平。”
“如此,方顯陛下之大度與仁德。”
趙佶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這一紙詔書,將是對大宋國威的極大削弱,更是對先祖遺訓的背叛。
但環顧四周,內憂外患,他又何嘗有更好的選擇?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好,朕答應你。”
武百見狀,心中大喜,麵上卻不動聲色,舉杯上前:“陛下聖明,來,讓我們共飲此杯,以示兩國友誼長存。”
趙佶接過酒杯,手微微顫抖,這不僅僅是一杯酒,更是他作為帝王,對國家的無奈與犧牲。
趙佶心中暗歎:“我大宋,何時竟淪落到如此地步?”
然而,身為帝王,他必須做出決斷。
於是,他舉起酒杯,與武百輕輕一碰,兩人各自飲儘。
酒入喉,卻如火燒,燒的是他的心,燒的是他對大宋未來的憂慮。
武百話鋒一轉,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陛下,除卻軍事合作,經濟上的融合亦是勢在必行。”
“齊、宋、隋三國,當共推一幣,以促商貿流通,此幣,便定為齊幣,象征著三國間的緊密聯盟與共同繁榮。”
趙佶聞言,眉頭緊鎖,大宋的繁華富庶,豈能輕易讓渡於貨幣之權?“我大宋,絲綢瓷器冠絕天下,商賈雲集,金銀滿倉,何須依仗他國貨幣?依朕之見,莫若以宋錢通行,方顯我大宋之威。”
武百冷笑一聲,目光如炬,直逼趙佶:“陛下此言差矣,貨幣乃國之根本,若各自為政,必生隔閡。”
“齊幣之推行,意在消除壁壘,促進三國間貿易往來,對大宋而言,亦是利大於弊。”
“但若陛下執意孤行,恐我大齊與隋國,不得不重新考量與宋之關係,屆時,大宋趙家王朝之安危,恐難預料。”
趙佶心中一凜,深知武百此言非虛,大宋如今內外交困,實難再承受任何風吹草動。
他長歎一聲,語氣中滿是無奈與妥協:“罷了,罷了,朕便依你,采用齊幣。”
武百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繼續說道:“陛下聖明。”
“不過,現有的齊國琉璃珠,雖為珍寶,卻終非流通之便。”
“我齊國即將推出的齊幣,乃是以紙為媒,攜帶便捷,防偽嚴密,實為貨幣之革新。”
“待齊幣麵世之日,還望陛下能頒下聖旨,令宋朝全境,唯齊幣可行。”
趙佶聞言,心中雖有千般不願,卻也知此刻已無可奈何,隻得點頭應允:“朕明白了,一切依齊王之意。”
武百話鋒再轉,語氣中多了幾分算計:“然則,貨幣之轉換,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大齊願助大宋一臂之力,但須得大宋以黃金儲備作為交換,以保齊幣之穩定與價值。”
趙佶聞言,心如刀絞,黃金乃國家之根本,豈能輕易予人?但轉念一想,若不答應,隻怕後果更為不堪。
他強忍心痛,艱難開口:“好…好,朕答應你,一切聽從齊王安排。”
此時,殿內氣氛凝重,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一般。
趙佶的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充滿了無奈。
武百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眼神中閃爍著不容置疑的光芒,繼續說道:“皇上,我等所言,尚未至儘。”
“齊國駐軍於宋境,不僅是為了護佑一方安寧,更是為了彰顯兩國之深厚情誼。”
“然則,情誼雖重,現實亦需考量。”
“駐軍之費用,龐大且繁瑣,非但糧草輜重,更有軍餉、裝備等種種開銷,皆需巨資以維係。”
趙佶聞言,臉色微變,心中暗自盤算,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大宋的國庫本就捉襟見肘,如何能承受得起這額外的重負?
“齊王,此言差矣。”
“駐軍之事,本是兩國協商之果,怎可全數推給大宋承擔?此舉未免有失公允。”
武百輕輕一笑,仿佛早已料到趙佶的反應,他緩緩踱步,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皇上,請聽我一言。”
“齊國駐軍,實則是為宋土增添了一道堅實的屏障,抵禦外敵,保境安民。”
“這份安全,難道不值一文嗎?再者,齊國商家若能在貴國開設店鋪,不僅能夠為宋民提供豐富多樣的商品,更能促進兩地商貿交流,繁榮經濟。”
“屆時,稅收增加,國庫充盈,皇上又何愁駐軍之費?”
趙佶聞言,眉頭緊鎖,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武百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實則步步緊逼,將大宋置於了極為不利的境地。
然而,麵對齊國的強勢,他又能如何?
正當趙佶猶豫不決之際,武百話鋒一轉,提出了更為苛刻的條件:“皇上,還有一事,需得言明。”
“齊國商人在宋經營,需享有與宋商同等的待遇,且不受任何額外稅費之擾。”
“此外,齊國商船在大宋水域航行,亦需暢通無阻,不得有絲毫阻滯。”
“此乃兩國互信之基石,還望皇上能夠體諒。”
此言一出,殿內一片嘩然。
趙佶更是麵色鐵青,這些條件無異於將大宋的門戶大開,任由齊國人自由出入,甚至在經濟上占據主導地位。
他深知,一旦答應,大宋的未來將岌岌可危。
然而,麵對武百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和身後齊國強大的軍力,趙佶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好…好,朕都依你。”
“但願齊國能信守承諾,共同維護兩國和平。”
“皇上,我們齊國的誠意,您已親眼見證。”
“但為了確保兩國的長遠合作與和平共處,我認為還有幾項重要的事宜需要商議並達成共識。”
武百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精心雕琢過的利刃,直指趙佶的心房。
趙佶心中一緊,他深知武百接下來的言辭絕不會輕鬆,但他又不得不硬著頭皮聽下去,畢竟眼前的局勢,容不得他有半點退縮。
“首先,”武百伸出一根手指,語氣堅定,“關於領土問題,我提議齊國與宋朝之間的邊界應重新劃定。”
“自古以來,邊界便是國家之根本,清晰明確的邊界線對於維護兩國和平至關重要。”
“因此,我希望宋朝能主動讓出部分領土,作為對齊國保護其安全的補償。”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嘩然。趙佶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緊握雙拳,指甲幾乎嵌入掌心,卻仍努力保持著帝王的威嚴與冷靜。
“齊王,領土乃國家之根本,豈能輕易割舍?你這是在挑戰我大宋的底線!”
武百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對趙佶反應的預料之中,也藏著幾分不屑。
“皇上息怒,請聽我一言。”
“這並非割讓,而是基於兩國實力與貢獻的重新分配。”
“齊國駐軍保護宋朝,消耗巨大,理應得到相應的回報。”
“再者,齊國若能在邊界地區設立軍事要塞,將更有效地抵禦外敵入侵,對宋朝而言,亦是百利而無一害。”
趙佶沉默不語,心中怒火中燒卻又無可奈何。
他深知,此刻的爭辯無異於以卵擊石,隻能暫且隱忍,尋找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