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不死生物之前,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什麼是生,什麼是死,兩者的區彆是什麼。”
林昊立即打開光腦記錄童教授的課,同時也拿出了筆記本和筆,記錄一些重點。
“生命的概念,最初源於疼痛。人們因疼痛而感知生命的存在,也就是說你活著是因為你能感覺到痛。雖然這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但是作為原始的理論,在某種程度上是合理的,因為死是感覺不到痛,最通俗的說法,死豬不怕開水燙,因為它不會痛。”
講台下,學生們一陣歡笑,死豬不怕開水燙竟然也能用在這麼嚴肅的課題上。
笑聲很快就停止,因為現在是上課,不能肆無忌憚地笑,影響教授上課。
童教授繼續說道:“所以,最原始的理論,生就是會動會痛,死就是不會動不會痛。但是後來,人們發現一些能動之物也無法感受疼痛,於是定義了生命是會經曆死亡的東西,儘管這聽起來有些矛盾,但是這個定義在舊科技社會的角度看來並沒有錯誤。簡而言之,生命是經曆有感覺到無感覺、變化到不變的過程。”
聽到這裡,林昊心裡想,自己的手下是不是也完全感覺不到痛?
想起鬼娃薩滿被咬斷了雙腿,好像也沒有看到它麵露痛苦的表情。
鬼娃戰士在自爆的時候,一個個還笑得很開心。
骷髏們學會了燒烤,用自己的手做燒烤架,那骨頭都燒得通紅,也沒見它們有半分的反應。
嗯,等王思琦醒來後問問她有沒有痛覺。
“在過去的幾百年裡,我們的文明與科技實現了躍遷式的前進,這讓我們能發現原力紀元以來出現的一些異世界的生物,比如舊日、元素體、矽基構裝體等等,它們是與生命相似卻又不完全相同的存在。經過長時間的深入探討與爭論,最終我們提煉出了一個學術性更強的概念——類生命體。”
林昊記下了“類生命體”這4個字,然後繼續認真聽講。
“在探索生命的本質時,人們發現生物的定義遠非之前的想法那麼簡單。傳統觀念認為生物由細胞組成,但這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如病毒和非碳基生命形式。同樣,將生物定義為有感知並能作出反應的存在也不準確,因為許多生物的休眠狀態並不具備這些特征。甚至,大部分植物,它們有生命,但是不一定能作出反應。”
“經過幾百年的深入研討,學者們最終提出:生命是作為具有自我複製能力且能維持自身信息熵(raioropy)的信息載體,這種信息熵被稱為生命因子(lifefaor)。這一觀點為生命定義提供了新的學術視角,但仍需進一步探討和驗證。”
“值得注意的是,生命的本質在於具有自我複製能力,而不僅僅是繁殖傾向。例如,原能構裝體雖然可能具備複製能力,但並不總是表現出繁殖的傾向。”
“此外,生命的信息載體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我們的生命信息以dna物質為載體,而矽基生命則以光電為載體,甚至元素生命體,它們的信息是以意識為載體。”
“因此,關於具有繁殖能力卻沒有繁殖傾向的矽基構裝體是否應被視為生命的問題,至今在學術界仍存在爭議,沒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