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京露出了輕蔑的神色,振振有詞地說,“商場如戰場,風險越大,利潤越高。怕風險?連種地都有風險,趕上天災就顆粒無收,怎麼辦啊?那全國的農民還都得家歇著啊。不冒險,能掙著錢?喝西北風去吧。”
為了一份安穩的日子,江惠算是拿出了全部的耐心,苦口婆心地勸說。
“我還是覺得你們有點太貪了,做生意不能太短視,也不是隻爭朝夕。你們還是應該好好掂量掂量。起碼你得為家裡,為咱們孩子考慮考慮吧……”
然而年京卻是完全不為所動。
“還掂量什麼?這是機會。機會抓不住,飛了,看人家發財,哭都找不著調門!你還彆跟我提家裡。你先好好看看你自己,再看看咱們這個家吧。你們娘兒倆,吃的喝的用的戴的,哪件我少了你們的?我不就是為了這個家,為了咱們閨女才得多掙點錢呢。要不,你們娘兒倆哪兒有這麼舒服的日子?”
江惠真的有點感覺自己是對牛彈琴了,她不由歎了一口氣,眉頭也皺了起來。
“不管你怎麼說。我覺得你也得留一點周轉資金,像你們現在這樣,把所有錢都砸在貨上,那就一點後手沒有了。你們公司運營的費用怎麼辦?職工的工資怎麼發啊?你是公司的一把手,得考慮的周全一點。”
“你呀,真是杞人憂天,瞎操心。你也不看看現在外麵是什麼情況?我要說出來,你恐怕都不相信,哎,就頭前兒,我去前門大柵欄的一家電器商店看看有沒有什麼貨,所有的電器都被搶光了。就剩下一台沒有門的冰箱了。售貨員還對一個顧客說呢,要買趕緊買,要不一會兒就沒了。你猜怎麼著?那人還真就給買走了。”
年京嘿嘿笑著,不無得意地說,“聽明白了嘛?要說咱老百姓就這麼一個毛病,越漲價吧,越是買不著東西吧,他越哭著喊著非買不可。不漲價不買,一漲價就跟白給似的往家搶。所以等我這批錄像機到了京城,出貨就能進錢,留什麼周轉資金,沒事兒!我還告訴你,現在隻有傻子才往外甩貨,聰明的都在庫裡壓著呢。就像你哥說的似的,做生意得沉得住氣,越往後抻著,利潤越高。我們之前就是沉不住氣,見點利潤就跑。否則早發了……”
年京的話著實讓江惠感到吃驚。
她每天的心思大部分都放在孩子身上,真沒想到外麵已經瘋狂到這個地步了——居然連沒門的冰箱也能賣出去!
但與此同時江惠越也無比的鬱悶,她覺得自己的丈夫現在已經掉進錢眼裡了,除了錢,眼裡已經看不到任何的東西了。
“我看出來了,根本不是國家要漲價,就你們這些商人啊趁機哄抬物價。庫裡明明有,就是壓著不賣。借著機會掙老百姓的血汗錢。你們虧不虧心啊。難怪老百姓都罵你們這幫人呢?合著你們呀,才是這大亂子的根源。我說,你能不能適可而止啊?也算是給孩子積點德啊。”
年京聽她這麼說,也有點不高興了。
“你這叫什麼話,我們這麼乾也不違反法律,也沒逼著誰非買不可啊。還是那句話,這叫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老百姓罵我們?隻能說他們這些人的消費心理太不成熟。一有風吹草動,居然就慌神。那叫活該!”
既然如此,江惠也懶得再說什麼了,即便是兩口子,但如果生活的價值觀背道而馳,那還真是無法溝通了。
“哼,你彆得意。我言儘於此,你自己掂量著辦吧。我最後再說一句,彆看外頭現在人都在搶著買東西,可這注定不會是常態,市場狀況早晚得回歸正常。你最好貨到了趕緊出手,否則那些東西早晚非砸你手裡不可。”
可年京又哪兒肯認錯?
“你說什麼笑話呢?那可都是錄像機,而且都是進口的日本貨。頭幾年那都是免稅商店才能買著,還得要指標的。我們不找他們額外要票就不錯了,還砸我手裡?你放心,絕對不可能!永遠沒你說的那一天!”
一直在自己老婆麵前卑躬屈膝的他,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挺直腰杆子的機會。
過上了男主外女主內,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日子。
真要聽得進江惠的話,那對他來說也就等於回到了過去。
是讓他承認自己的才乾還不如自己的老婆呢。
自然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
所以他這話說的是斬釘截鐵,無比自信。
然而客觀世界的一切,都不是以人的主觀為轉移的。
即使他說絕對不可能!永遠沒有那一天,就真的沒有嗎?
不!當然不會的!那才是絕對不可能的!
常言道,大亂必有大治。
所以大搶購風起,隨之而來的是治理整頓。
為了避免走更多的彎路,人們要在直路上割出一道溝壑,放下一個障礙。
為了熄滅過度的熱情,需要關閉不切實際的夢境。
甚至不惜用破襪子去堵上激進人士的嘴,給那些害了一夜暴富病症的人灌上一頭涼水。
總之,上麵采取一切措施放慢速度,防止局麵徹底失控,甚至有些地方還重新實行了不久前取消的憑票供給製。
1988年的9月,就這樣被加套上了一個遮光罩。
結果到了這個月,那些不理智的人們才發現,市場的貨物仍然能保證持續的供給。
漲價的情況也有效得到了遏製,並沒有出現人們預想的物價大飛漲。
恰恰相反的是,人們從這時起,開始體驗到了一個新的經濟詞彙——疲軟。
這個詞兒對於表述消費市場的不景氣現象,其實要比“蕭條”和“停滯”之類的字眼更溫和,至少不那麼刺激人們脆弱的心理。
然而,不管怎麼說,疲軟畢竟是一種病態,也不是那麼容易被人接受的。
這種病,最早出現在櫃台、地攤上。
然後借助風,空氣,思想和情緒流行開來,在銀行潛伏,在工廠寄生,在市場上發作。
這種病的症狀是喊叫——忍痛大甩賣!瘋狂大減價!跳樓大出血!諸如此類的詞彙。
於是很快,便猶如一股潮流,一場風暴,勢如破竹的摧毀了價格的防線,使得市麵上成千上萬種商品價格直線下跌。
它的並發症是消費萎靡,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出現了負增長。
接著,企業停產,公司倒閉,人們的收入也減少。
而疲軟本身更是因此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