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帝為了儘快收攏權力,開始了“改革”。
朝中的官員,不少都被他在“改革”中給清除了,順勢安插上了自己的人。
有些清醒一點的官員,眼看情況不對,果斷選擇了致仕。
但還是有不少官員,貪戀手中的權勢,還想再堅持一下。
然而,承乾帝的態度是十分明確的。
要麼成為他的人,要麼給我滾。
一朝天子一朝臣,莫過於此。
很快,朝中“擁護”承乾帝的官員,勢力越來越大。
如今朝廷中,也就剩下三股勢力了。
其中一股是承乾帝自己扶持起來的。
一股是一些真正的股肱老臣,這些人資曆很高,不到萬不得已,承乾帝也不敢輕易摘掉對方的烏紗帽。
剩下的一夥人,則比較低調,是楚黨。
對於這夥人,承乾帝不敢動。
隨著承乾帝一點點地掌控朝堂,他漸漸膨脹起來了。
他感覺,自己現在才算是一個正常的帝王。
掌控大權,能一言而決。
可是,人心總是如此,從不會滿足,隻會想要得更多。
一開始,承乾帝隻對朝廷有想法,可等他初步掌控朝堂後,便開始對軍權有想法了。
承乾帝的掌控欲非常強。
他心裡很清楚,隻有掌控了軍權,自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帝。
野心極度膨脹下,承乾帝漸漸迷失了自我。
他秘密地召集江南的黨羽入宮,開始謀劃自己奪取軍權的計劃。
江南派係的人聽承乾帝竟然想要軍權,一開始是嚇了一跳的。
不過在承乾帝的蠱惑下,漸漸也心動了。
眾所周知,神威公好遊獵,經常帶著神威公夫人去遊山玩水。
如果,如果這個時候,傾儘全力,發動所有的暗中力量。
沒準大事可期!
新生代的人,雖然是在神威公的威名中成長起來的。
當相對老一代,缺乏了真正意義上的敬畏之心。
像承乾帝這樣的新一代,他們畏懼的,隻是掌握了幾十萬大軍的神威公,而不是神威公本身。
在他們認知裡,神威公也隻是個普通人,也會被殺死。
然後,人死如燈滅。
隻要除掉了神威公,那軍權就很容易到手了。
在這一點上,無論是承乾帝還是江南派係的人,利益顯然是一致的。
因為如今能阻礙他們進一步的,隻有神威公了。
心動不如行動。
雙方達成一致後,便開始了周密的計劃。
承乾帝之所以有這種野心,也是多方麵導致的。
首先,他心裡其實對於神威公,還是十分不滿的。
如果當初,神威公能同意成為自己的太傅,自己也不用擔驚受怕這麼多年。
雖然最後神威公“深明大義”,但對於承乾帝而言,這無法彌補自己這麼多年的心靈傷害。
其次,他這是在慫恿江南派的人去刺殺,哪怕真的事發,跟自己這皇帝有什麼關係?
要是成了,那自然是極好的。
要是計劃失敗了,也不會對他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