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等秦軍占領韓國,還請儒家的人多多出力,穩定民心。”
此時,韓國百官已經被暫時控製起來。
楚恒便單獨跟張正在偏殿閒聊起來。
張正是儒修,且是韓國朝堂中,官職最大的儒修,乃是大儒。
楚恒對他,還是客客氣氣的。
當然,張正也十分謙虛有禮。
“趙將軍放心,我們會儘力而為,還請將軍倒時約束秦軍,以免生亂。”
有時候,張正也很無奈。
他官當得好好的,沒想到“公司”快倒閉了。
但他也沒有辦法,這種事情,卻不是他可以插手的。
儒家有儒家自己的規矩,若是介入這種紛爭之中,反而對儒家十分不利。
某種意義上來說,儒修跟各國朝堂是相互依存的。
儒家以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核心理念修行,自然也少不了國家作為載體。
也因為此,儒家很多時候,入朝為官都顯得十分‘低調’。
沒辦法,若是太強勢,會引來諸國國君的忌憚。
哪怕如此,各國國君也不敢全然用儒家的人治理一方。
每個國家,儒修占據的官職,隻是其中一少部分而已。
當然,各國國君也不敢真的得罪儒家,所以隻能讓出一些官職,讓儒家推行他們的理念。
這種相互矛盾的局麵,導致各國國君對儒修十分矛盾。
當然,並不是每個儒修都能秉持公正的理念。
比如有些儒修,借著儒家的虎皮,給自己謀利。
不過有這樣的儒修,可以直接去儒家各學院舉報,若核實真的有儒修謀取私利,儒家學院會對其開除“儒籍”。
顯然,張正屬於那種守規矩的儒修,所以韓王今日發動“政變”,他一直沒有出來反對。
同時,張正也十分驚訝。
這個秦國的將軍,竟然悄無聲息地就勸服了韓王?
韓王利用朝會,控製了百官,並收回了姬無晝的兵權後,便開始下令,讓全國各地開城投降,不可抵抗秦軍。
與此同時,楚恒也傳信給了蒙堪,讓其出兵接管韓國的各個城池。
同時,楚恒也在強調了下,秦軍不得與民有犯,違令者斬。
蒙堪收到楚恒的命令,心裡有些發蒙。
不是,這就拿下韓國了?
蒙堪有些不敢相信,哪怕他反複確認,這命令確實是來自楚恒。
出於慎重考慮,蒙堪先出兵,接手其中一個城池。
而事情的進展十分順利,韓王早就派出了自己的親信,將投降的命令傳遍了每個城池。
所以,見秦軍氣勢洶洶而來,縣令果斷開城投降了。
沒辦法,韓王都要求投降了,還能抵抗不成。
而且,想抵抗,也抵抗不住啊。
縣令戰戰兢兢,生怕進城的秦軍,直接來個大屠殺。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秦軍很守規矩,進城除了占領主要的幾個軍事要地之後,一直沒有其他動作。
事實上,秦軍軍紀還是很嚴明的,秦軍之所以這般強大,便跟其軍紀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