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秦軍占領韓國,不知覺間已是過去三年。
三年時間裡,北域諸國迫於秦之威脅,開始了軍備競賽,瘋狂擴軍,並且大力拉攏修士,擴充高端戰力。
相對的,秦王為一統北域,也是一直整軍備戰。
這一年,蘇儀遊說諸國,企圖讓諸國形成第三次伐秦聯軍。
不過,蘇儀的遊說計劃才剛開始,秦國已經發起了全麵戰爭。
因為三年的擴軍,如今秦國在魏國駐軍近六十萬,由上將軍白也統帥。
此外,秦國於韓國駐軍五十萬,由武威侯趙恒統帥。
值得一提的是,駐軍魏國的六十五軍隊,基本是秦軍。
而韓國這邊不同,除了原先的三十萬秦軍,剩下二十萬皆是“就地取材”,這二十萬士兵,是從昔日韓軍中挑選出來的精銳。
秦王在魏、韓兩國駐防近百萬大軍,其野心已經不言而喻。
整軍三年,秦王發起了北域一統之戰。
其中兵分兩路,令白也率兵五十五萬,直擊趙國。
與此同時,令楚恒率兵四十五萬,直擊楚國。
趙國和楚國,是如今北域除秦國外,最為強大的兩個國家,一旦秦軍攻陷了這兩國,離一統北域,已是一步之遙。
隨著秦軍發動戰爭,趙楚兩國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除了自身集合兵力抵抗暴秦攻伐,他們還出使遊說其他諸侯國支援這場戰爭。
一時間,整個北域硝煙彌漫。
率先發動攻擊的,是白也的伐趙大軍。
除了必要留守魏國的五萬秦軍之外,白也帶著五十五萬大軍,開始對趙國發動了戰爭。
白也並未兵分多路,而是采用了大軍集合,碾壓橫推的方式。
事實上,白也的戰略並沒有什麼問題。
如若兵分多路,自然需要不同將領統帥,容易被趙國方麵看出薄弱之處,從中擊破。
可一個由白也親自率領的大軍團,便沒有了絲毫弱點。
李沐作為趙國上將軍,自然親自率領趙國軍隊進行抵抗。
雙方人馬,於魏趙邊界進行廝殺,直殺得血流成河,天昏地暗。
事關存亡之戰,趙國這邊也是拚儘全力,更有諸如燕、衛等國援軍的支持。
然而,這一戰,趙軍很快就露出了敗勢。
原因很簡單,因為白也已經研究出了新的兵法之勢。
時隔三年,白也已然能將軍勢之法與軍陣之法強行相融,雖然還不是很完美,但他確實做到了。
這種相合之勢,對於戰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利用軍勢之法抵消對方軍陣之法的加成效果,然後秦軍憑著自身軍界的加成,與失去軍界庇佑的趙軍進行廝殺,這一開始,便是一場完全不對等的戰爭。
這效果,就好比遊戲中兩個角色pk,其中一個一刀下去,1萬點的傷害被防禦罩抵消了九千點,隻有一千點是真實傷害,而另一邊則不同,已經失去的防護能力,一萬點都是真傷。
李沐帶領的趙軍,卻是頑強抵抗,趙軍之中也不乏能人異士。
然而,裹挾相合之勢的白也,強得可怕。
秦軍與趙軍為首的聯軍廝殺,不過一日,便已經分出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