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點點頭,思考一會,鄭重宣布:
成立第六軍,任命黃勇為軍長,下轄兩個旅。
一個旅就是黃勇自身的原獨立旅,改名為第11旅,
另一個就是巴桑帶過來的新旅,正式命名為第十二旅。
任命盧文廷為第十二旅旅長,周信為副旅長,黃勇兼任第十一旅旅長。
張統仍為參謀,隻是級彆是副軍級了。
十二旅的士兵差不多有一半人都是原包慶良部的降兵,周信擔任副旅長更便於指揮。
黃、盧幾人很激動,向大帥保證,誓死阻擊從昌中城過來的敵軍。
巴桑就在黃勇軍中召開軍事會議,要求團級以上將官參加。
輿圖掛在牆上,中遠馳道上幾處地點被加粗標注,
以昌中城為起點,昌遠城為終點,重要地點依次是:
牯牛灣、麻杆坡、二道溝、葫蘆口、三石橋、三界岔口,
巴桑指著輿圖,詳細解釋自己的作戰計劃,以便將士們能更好地領會。
就目前情況來說,孫二牛部已經處在羊、韓部的身後,並且已經安營紮寨,
他和徐定山形成對羊、韓兩軍的前後夾擊態勢。
由於三石橋一帶地形特殊,大路兩側都是沼澤地,
單個人走可以,大部隊絕不可能通過,尤其是騎兵,更是不行。
所以事實上羊、韓兩軍已經被包圍!
由於大路狹窄,大部隊展不開,羊、韓無法全軍發動進攻,
所以孫二牛一個旅完全可以擋住羊、韓兩軍的退路。
與會將領個個麵露興奮之色,巴桑鄭重強調:
“阻斷羊威沙、韓智雄與外界的聯係,能加速兩軍的滅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張統站起來提問:“倘若羊、韓派斥候冒險從沼澤地突圍,向馬震沙求援,如何阻斷?”
巴桑讚賞地看了他一眼,“問得好,沈克用、宇文功就負責這些事!”
他指著輿圖再次解釋:
沈克用的特戰大隊及宇文功部組成輕騎兵,駐紮葫蘆口,
負責遊走於黃勇部和孫二牛部之間,隨時增援某一方,
同時監視大路兩側,如果敵軍小股部隊出沒,立即殲滅。
特戰大隊做這樣的事是專業的!
輿圖上清晰地標注著,葫蘆口位於麻杆坡和三石橋之間,處在孫二牛營寨的後方。
宇文功、沈克用組成的輕騎兵駐紮在那裡,就是一道堅固的屏障。
張統激動站起來,“大帥,如此圍住羊、韓部,自當萬無一失,何時發動攻擊?”
巴桑搖搖頭,“暫時不攻擊他們,隻是圍住,不讓他們逃脫。”
團長孫力問道:“大帥,圍而不攻,是為了打援軍嗎?
可是俺們現在的布置是阻擊陣形,不是打援陣形,這又是為什麼呢?”
巴桑大拇指一翹,
“問得好!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羊、韓兩萬人已經被我軍圍住,
倘若我軍主動進攻,即使能消滅他們,也要付出代價,將士們必有死傷。”
全場很安靜,將官們都看著他,眼神是讚同、不解。
巴桑繼續解釋:
“大家都應該知道,羊、韓兩軍是追擊徐定山部才到了三石橋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