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笑了笑,
“因為長番國正在發生內亂,否則,卡隆丹增早就帶兵過來了,
他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的,本帥就跟你們詳細說說”
前文說過,巴桑在昌遠城站穩腳跟後,
立即向長番、白蘭、大安朝派出情報小隊,或者說細作。
這些情報隊員都是經過巴桑培訓過的,一到地方,立即展開行動。
巴桑帶兵攻打昌中城,相當於昌興國正發生內戰,卡隆丹增早就想吞並昌興國,
有這麼好的機會,攻打是最佳時機,可惜長番國也陷入內戰。
長番國內亂屬於明牌,根本就不需要打聽,
情報人員第一時間就飛鴿傳書到昌遠城,劉子超接信後,立即報告了大帥。
所以,巴桑早就掌握了長番國內亂的大致情況,這才做出判斷,否則昌遠城怎敢隻保留三千兵。
在長番國,權力結構主要由政教合一的製度構成,
政治結構通常分為多個層級,宗教和政治緊密結合,社會階層分明。
該國的國教就是竹本教,教主擁有極高的權力和地位。
他不僅掌管宗教事務,也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竹本教教主在宗教教義、修行和教法傳承方麵具有權威地位,
他通過宗教儀式、講經說法和指導信徒來履行教主的職責。
儘管如此,竹本教教主並不是長番國國王,國王另有人擔任。
國王通常是世襲的統治者,負責管理國家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事務。
國王可能會與竹本教教主合作,以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宗教的發展,但國王本身並不具備宗教領袖的地位。
現任竹本教教主卡隆丹增就是一位傑出的宗教領袖,
他不僅在宗教上具備絕對的權威,在政治、軍事上也占據著統治地位。
前任長番國國王是一個不願意多事的人,軍事方麵基本上也都交給卡隆丹增處理,兩人相處很好,長番國國力大增。
一年前,老國王去世,兒子正貝即位,
正貝和他父親截然相反,此人武功高強,對權力**極高。
他尚未上位時,就對卡隆丹增不滿,
認為他過界了,插手軍事、政治等方方麵麵。
正貝即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擊竹本教,
他代表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而卡隆丹增代表的是竹本教的利益,雙方矛盾爆發。
事實上,其時的國王正貝對國家的統治力是有限的,有的地方仍然保留著小邦國的影子。
而竹本教卻是統一的,各地都有大量的信徒,所奉行的教義是一致的。
卡隆丹增在信徒的支持下,和正貝之間展開你死我活的戰爭。
所以,巴桑在昌興國打天下時,卡隆丹增根本就沒有閒暇趁機攻打昌興國。
此時,卡隆丹增和正貝的戰爭正處於白熱化階段,
馬震沙忙於應對東連軍,對長番國國內局勢一無所知。
此時他去借兵,卡隆丹增根本沒有力量派兵過來,至少短時間內不會出兵。
倘若長番國內亂平息,卡隆丹增騰出手派兵,那也不怕,
情報人員會及時發信回來,巴桑有充足的時間調兵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