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算了下,他們在路上用了三天時間,到南州後又放假三天,前前後後用了七八天時間。
波勇一個人走得快,他提前到了林邊鎮是合理的。
三天前,波勇等人和往常一樣,帶著食鹽進入叢林。
這條貨道,他們也是常走,主要危險來自於叢林的動物,從來沒有受到過人類的攻擊。
如何對付叢林動物,波勇一幫人也是有經驗,隻要運氣不是太差,一般不會有太大危險。
就在前天,他們走到棕櫚莊歇腳,出事了。
因私鹽販子們常走貨道,需要歇腳、住宿,
他們就在貨道上,選擇類似這片棕櫚林的各個位置搭建了小木屋,便於歇腳和住宿。
為了同伴敘說時方便,給每個落腳點都起了名字,什麼棕櫚莊、榕樹莊、紅杉莊等等。
所謂這些莊,當然不是村莊,就是一個名字,表示那個位置而已。
棕櫚莊就是這裡。
傍晚時分,波勇一行二十三人到了棕櫚莊,大家都很累,草草吃了點東西,進木屋睡覺。
昨天一早,一幫人分頭吃早飯,準備飯後繼續趕路。
他們在叢林中走路,要求結伴而行。
這麼多人,有的吃飯快,有的吃飯慢,還有人吃完飯再去方便啥的。
所以先忙妥的同伴就把鹽擔子放在草地上,坐在地上等,直到所有人到齊,才會開拔。
波勇是頭,每次都是等所有人都到了草地上,他再挨個檢查一下小木屋,
主要檢查有沒有落下物品,火頭有沒有熄滅等等。
這一次,同樣如此,他全部檢查完,向草地走去。
卻看見同伴們一起望著貨道西邊,個個抽出兵器,麵色緊張,
還有兩個同伴不停地向他招手,示意他快來。
波勇大驚,飛跑過去。
棕櫚林是在貨道的東邊,貨道的西邊仍然是茂密的叢林。
到了草地,波勇聽到了,原來貨道西邊傳來較響的簌簌聲。
他們常走叢林,聽這聲音不像是動物聲音,而是像人奔跑時帶動草叢發出的聲音。
貨道西邊可是叢林深處啊,怎麼會有那麼多人?
難道是叢林裡的野人?
巴桑聽到這裡,心中一動,忍不住插話,“叢林裡有野人嗎?你見過嗎?”
他這麼一問,波勇隻能先回答他這個問題了。
肯定地說“我本人沒有看見過野人,但我們隊伍中有人確實看見過,而且受過他的恩惠”
半年前一天,波勇的副手欒老七帶私鹽隊伍進到叢林,走到棕櫚莊歇腳。
隊伍中有一名叫顧三好的同伴,他販鹽時間不長,對叢林不熟悉。
卻主動請纓去西邊那片茂密的叢林,目的是去折一些藤蔓回來,取水供大家飲用。
欒老七本不想讓他去,可他堅持要去,說總要鍛煉一下,
欒老七想想也是,就安排兩個同伴陪他一起。
三人走進貨道西邊錯綜複雜的叢林後,各人找尋藤蔓,
僅僅十幾分鐘,顧三好就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