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在想,諸子的思想源泉從何而來,便是聖王。
那聖王的精神也要永遠流傳才是。
朕以眇眇之身,蒙素王上皇恩典,得諸夏萬民之心,以有今日。
為了昭示子孫,警示子孫。
為了使天下萬民,能向正道,能知正道,於是決定要立下一座帝王廟。
在帝王廟,供奉那些有大功大德的聖王。
朕要立起高高的石碑,用石頭來建造這座廟宇,然後用黃金、美玉、白銀、珍貴、瑪瑙、水晶來裝飾它。
這世間一切和美好所相關聯的物件,朕都要列在其中,非壯麗無以重威,這聖王之威,便在其中了。”
李世民意氣風發的說道,這件事同樣是他想了許久的,從洛蘇第一次和他提起,已經過去了許多年,現在是完成這件事的時候了。
他建立這座帝王廟,不僅僅是要祭祀古之聖王,日後他自己也要進去。
他有這個自信!
“聖王居於主殿,其餘帝王分列偏殿,聖王各列功績,其餘帝王往後而列,明正統之序即可。”
李世民話中的意思很簡單,這帝王廟,要列舉大多數能代表統序的帝王,也就是一脈相承,或者在中途分支,但是最後又合並在一處的帝王。
其中最重要的是聖王,這些聖王都要在之後單獨設置殿堂。
其餘沒有入選聖王的君王,就在一起被列在其餘的殿堂中。
那這就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了,“陛下,這聖王之殿,幾何呢?”
李世民毫不猶豫的說道“黃帝殿、堯帝殿、舜帝殿、禹王殿、商湯殿、周康王殿、周召王殿、漢文帝殿、漢武帝殿、漢宣帝殿。
這十位聖王,為朕所選出的十位聖王,諸卿以為如何?”
李世民所選出來的這是個帝王,首先黃帝和堯舜禹湯肯定是要占據五個位置的,因為這五個是素王親自寫下的聖王。
李世民就算是再叛逆,他也不可能把素王親自認可的聖王踢出去,而且這五個人,恰恰就是諸夏的統序,從上古的神話時代,一直到周朝。
這五個人缺少任何一個都是不完整的。
那之後的五個人,就非常值得商榷了。
在商朝之後,有周朝、有秦朝,有楚國項羽,有漢朝,有隋朝,成為聖王,肯定是天子,所以漢末列國以及南北朝,就不提了。
最終的結果是周朝兩個,漢朝三個。
秦朝不提了。
項羽得到天下迅速,失去天下同樣迅速,同樣不提了。
隋朝,哪裡有什麼聖天子。
就算是文帝,以現在李世民的眼光看來,也覺得他不行,在殿中,還有一個特彆看不上文帝的,那就是房玄齡,在隋文帝當天子的時候,他就說隋朝國祚不會長久。
最後的結果果然印證了他的話。
最後隻剩下漢朝和周朝,周康王是素王輔佐的,周召王是洛文公輔佐的,史書上稱之為康召盛世。
漢孝文皇帝的評價中就有一句,說他的治下勝過了周康王、周召王,這對於古代帝王來說,就是至高的評價。
取這兩個人,不會有任何不滿。
至於漢朝,漢文、漢武是沒有爭議的,唯一所遺漏的或許就是漢光武帝和漢宣帝。
在李世民看來,這兩個人水平差不多,
但漢光武帝屬於被後世子孫所拖累,李世民思索良久,還是將漢光武帝從摘出去。
於是就有了現在的十人名單。
對於這份名單,李世民的考慮很是周全,而且又很明確了十個聖王,所以諸臣也不知道該怎麼往裡麵添加和減少。
這真是李世民所要的結果。
最終隻能看著這份名單,說一句,“聖明無過陛下!”
聖明無過陛下!
————
時貞觀六年,太宗觀史曰“朕觀諸夏三千年統緒,天命興衰,雖有波折,然不絕如線者,蓋天傾時有聖王現,命終時有新朝立,朕欲立廟以祀諸聖王,於聖王下置諸帝,以明諸夏之統,以清史冊之序。”
時人讚然,遂立廟以祀諸帝,建十殿,祭祀古之聖王,時人號曰“帝廟所立,諸夏統序,十殿聖王,佑我唐皇!”——《唐書·太宗本紀》
(本章完)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