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浩浩蕩蕩的隊伍從長安一路來到東都洛陽。
長安作為首都主要是為了防務安全,但對於帝國來說,是太過於靠西的,所以從邦周開始,但凡在長安定都的政權,都會營建洛陽,監視帝國東方。
對於大唐而言就更是如此。
洛陽有大運河溝通南北,所以河北以及江淮的糧食都能夠送到洛陽,是大唐輻射東方最重要的城池。
天子出行封禪,再加上朝廷文武以及隨行的宮人、軍隊,超過十萬人來到這裡,封禪是一件不吝於打仗的事情。
經過這些年的修繕,尤其是武曌掌權後,投入大筆資源修繕洛陽,現在的洛陽比貞觀年間已經恢宏太多了,她在洛陽修建的天授宮,是完全不遜色長安大明宮的龐大建築群,數年的時間就連三分之一都沒有修完。
之所以要如此大興土木,自然不是為了單純的享受,從武曌掌握政權開始,她心中就升起了遷都的心思。
此番李治因為封禪而來到洛陽,在洛陽大宴群臣,在宴會後,武曌和李治在休息後,便乘機向李治提出正式的建議,將洛陽作為大唐新的都城。
李治很是震驚為什麼武曌會有這種想法,“皇後,關中乃是四塞之國,金城之固,能夠使子孫萬代綿延,為什麼要遷都洛陽呢?”
武曌早就思考過無數次這個問題,當即說道“自然有極大的必要。
從天命上來說。
大唐乃是受素王天命而建立,洛陽乃是聖城,天子在此受命,且河洛本就是三代王者所在,這裡作為大唐帝都,又有什麼不合適的呢?
從糧食上來說。
周漢定都關中,乃是因為關中平原勝過洛陽,可以供養更多的人口,如今天下承平日久,人口已經超過八百萬戶,而且還在不斷增加,僅僅長安人口就破百萬,時常發生饑荒,我們二人已經兩次前來洛陽就食,即便如此,也多有朝廷官吏在路上餓死之事,洛陽聯結南北,有河北以及江淮的糧食供應,我們就不再需要每年都來到洛陽就食。
從政治上來說。
大唐朝廷深受關隴的掣肘,即便對於山東照顧,但依舊難以改變以關中壓山東的現實,如果我們遷都洛陽,就能壓製關隴,抬高山東,就能安撫河北,控製江淮,定都洛陽,並州、揚州、荊州、趙州,都將被朝廷就近控製。
從軍事上來說。
定都關中是為了防止關東造反,但如今大唐的敵人不在裡麵,而在於外麵,我們居於洛陽,山東的造反就不足為懼,真正危險的是吐蕃、漠北,而長安,就在這二者的鐵蹄之下,關中防內部防外,當初突厥就直接兵臨城下,吐蕃也能隨時從高原上攻擊到長安,太過於危險,如果西域有變,河西四郡陷落,我大唐邊防就會落在隴右,距離長安近在咫尺。
而洛陽則沒有這樣的危險,北來的軍隊,想要攻下洛陽,要先攻克叢山峻嶺的並州,亦或者攻克幽燕二州,進而南下渡過黃河,即便如此,洛陽也可以通過水係推往江淮以及益州,或者荊州,全部都是騎兵的軍隊,過不了長江以及淮河,在如今這個時代,洛陽比長安還要安全。
這便是妾身想要遷都洛陽的理由,還望陛下好好考慮一番,這件事關乎國朝大計,定要完成。”
武曌的聲音很是堅定,遷都洛陽這件事,她和洛君薇商量過很多次,幾乎考慮了各種情況,都認為非常的有必要,長安在這個人口爆發的時代,已經不再適合作為都城了,畢竟就連都城的糧食都供應不起,這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如果經曆連天大戰,人口減少一半,降到三千萬左右,那長安的確是適合作為都城。
一見武曌的表情,李治就知道這件事不是他能夠否決的,雖然武曌是和他商量,但這件事其實已經決定了,就是通知他一聲,況且武曌所說的每一點都說在了李治心裡,的確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就依照皇後的意思去做吧,但長安作為帝都舊宅,地位特殊,就將它列為西京吧。”
武曌卻搖搖頭,否決了李治的這個提議,“關中是素王誕生的地方,地位特殊,況且大唐在西域也有利益,日後也要乾涉一番,不能放棄,放在更遠大的廣度上,中原實在是太小了,國師所提出的六大王國製度,應該有相應製度匹配才是,在明天的大朝會上,我要向所有人宣布一件事。”
武曌的臉上印著燈火湛湛的光,神情肅穆,讓李治想起那廟宇中的神靈。
……
翌日,朝臣暗列走進天授宮,封禪是一件非常繁雜的工作,有極多的準備,光是準備會議就要很多次,商討禮儀細節。
今日殿中氣氛卻頗為不同,天子高居禦座之上,皇後亦肅然端坐,兩側站著一派禮官,手中各持著聖旨,讓大多數臣子都摸不著頭腦。
待朝會的鐘聲響起,李治也沒讓臣子們開口,就徑直說道“今日召集諸卿而來,是為了宣布一些大事,此番朕與皇後駕幸洛陽,有些事便在這裡宣布,諸卿且聽命。
禮部尚書,你來為群臣宣講。”
在眾人的目光中,洛君薇手持朝笏從列中走出,而後走到群臣之前,轉過身麵向所有人,手中朝笏在手心中一擊,發出一道清脆的聲音,而後她清脆宛如黃鸝啼鳴的聲音亦在殿中響起,“自古以來,封禪便是祭祀天地,所謂皇天後土,山川諸神,天子乃是皇天之子,祭拜皇天,朝臣代皇後祭拜後土,即社稷神,此番封禪,天子祭拜皇天,皇後將親自祭拜社稷神,以及山川諸神,諸位當知曉此事。”
由皇後親自完成一半的祭祀儀式,這是古來未有,這才是武曌要帶著李治來封禪的真正目的,洛蘇和她說想要穩固地位,就要學會用神聖來武裝自己,那再也沒有比祭祀更能增強神聖的事情了。
朝堂上一片嘩然,但卻又不知道說什麼,這件事本就不是什麼值得計較的,而且那可是武曌皇後,在這種情況下,嘩然之後,朝堂上竟然出現了詭異的平靜,就連洛君薇都忍不住挑了挑眉,她已經準備好用各種經典來打臉了,結果沒想到竟然沒用上。
洛君薇又道“此番二聖駕幸洛陽,皇後有感於洛陽之神聖,亦認為封禪盛事,值得天下慶賀,所以決定大赫天下,並且將年號更改為‘天聖’,諸位當知曉此事。”
封禪改年號,這算是很正常的,但年號為天聖,粗人不懂,但那些一直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怎麼可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天聖,二聖人也。
這不就是明晃晃的說明現在皇後和天子的地位一樣高,現在是二聖臨朝嗎?
但這件事怎麼反對?
年號的解釋太多了,就算是他們想要給天子說話,但也不能用揣測出來的東西來說啊,而且朝臣抬頭望向天子,卻見到天子根本就沒有半點反應,這不禁讓許多人心中一涼,天子不可能看不出來,那這個態度就是默認了。
殿中不少人都已經鬱悶的要吐血了,這種任由對方出拳,而且還拳拳到肉的感覺,實在是太難受了,更難受的是,他們就連反擊都做不到。
洛君薇的聲音依舊平靜,就好像沒看到那些人的表情以及咬牙切齒的神情,她是禮部尚書,站在這裡就是她的職責,“天子崩而為皇帝尊號,皇後崩而為皇後尊號,天子以為同先祖一致,不妥,為皇後改號天後,以示避諱,諸位當知曉此事。”
轟!
這下朝中是真的暴動了,皇後和天後,這一聽起來就完全不同,天後明顯是比皇後高級的多的稱號,冠以天的名號。
“陛下!”
當即就有大臣出列反對,“天之一字,怎麼可以加在後號上呢?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李治和武曌臉上表情依舊沒有變化,洛君薇卻眉眼一挑,終於來活了,饒有趣味的問道“宰相所言不妥,是哪裡不妥,哪個聖人所說,哪部經典有言,還是宰相有什麼真知灼見,不如在此說出,本尚書執掌禮部,倒是不知道這有哪裡不妥,現在要聽聽宰相的見識,若是能說出什麼話來,那便算了,若是咆哮朝堂,卻不曾有什麼言語一二,那本部倒是要讓宰相知曉,什麼叫做,禮法森嚴,如律如刃!”
說到後來,洛君薇臉上的神情已經完全沒有一絲絲的玩笑,而後冰冷厲色,俏臉生寒。
這哪裡有什麼理由,不過是不願意看到武曌和李治平起平坐而已,天後太過於觸動他們神經罷了,但細究起來,這稱號實際上並未和禮法上,亦或者道理上相悖,天後,天子的皇後,這適合並沒有什麼不妥。
“既然說不出來,那便好好閉上嘴,在這等場合,縱然為公卿,又哪有你魯莽的資格,再有此事,便是天子出言也救不了你。”
洛君薇出言如利刃,一點麵子都不給,武曌在上首忍不住露出微笑,這一幕又被下首的大臣看到,更是又羞又氣,冷哼一聲,就走進朝班中。
洛君薇見到他回去,又環視殿中一周,而後轉身對武曌和李治道“天子天後,臣告退。”
武曌笑道“禮部尚書且回列中。”
洛君薇返回列中,朝笏依舊持在手中,武曌站起身來,從上首禦座一步步走下,朝列中有臣子已經開始顫抖了。
“今日朕和天子召集群臣來此,不僅僅是為了宣布這幾件事,還有一件大事要宣布,望諸卿知悉。”
武曌將自稱換成了朕,讓所有人都隻覺一陣恍惚,從長安來到洛陽之後,事情好像就發生了什麼改變一樣,這裡似乎是武曌的地盤,在這裡,所有人都要服從她,一半的封禪禮儀,天聖的年號,天後的稱號,以及現在口稱朕,在洛陽,二聖臨朝徹底的變成現實,大唐真的變天了。
武曌已經得到了她所有想要的,她現在還要做什麼?
還有什麼值得她放在最後來說?
“朕和天子商議後,認為長安已經不足以作為帝都,決意將洛陽作為日後的大唐帝都,以後大唐朝廷,常居洛陽,這裡將會有一個新的稱號,叫做神都,神都洛陽。”
遷都!
這下幾乎所有宰相都出聲反對,尤其是那些出身關隴的宰相,更是毫不猶豫的出聲反對,但武曌將之前給李治說的理由,一條條擺出來,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外,其他問題,幾乎都是現在大唐難以解決的,一字字一句句的問的諸位宰相,臉色難看,卻不知道該要怎麼回嘴。
這就體現出當初武曌將洛玄淩和洛玄雲召回中樞,擔任宰相的重要性了,麵對這種事時,宰相就不能通過胡攪蠻纏來抵製武曌了。
對於洛氏來說,如果不是為了王朝安寧,自然是希望王朝一直都定都洛陽的,這座聖城成為都城,將會為洛氏帶來許多的好處,而現在定都洛陽本就是正確的事情,那洛氏可就不客氣了,洛玄淩和洛玄雲強勢為武曌站台,支持她遷都洛陽的決定。
【從漢的天命崩毀開始,新的王朝再次將洛陽定位帝都,您的家族,將會每年獲得一萬的氣運點。】
本來隻是一個封禪的事情,但誰都想不到,武曌竟然會乘著離開長安的機會,在洛陽做下這麼多的事情,而且天子竟然默許這一切發生,這讓無數人,隻能吃下這個啞巴虧,畢竟現在可不在他們的地盤,在封禪的路上,想要讓一個人消失,實在是太過於簡單了。
武曌現在隻想笑出聲來,果然將這些人調出長安是一步妙棋,到了她經營多年的洛陽,哪裡還有彆人說話的份,更不用說從這裡到泰山還有很遠的距離,誰要是不服從她的意誌,這一路上,就是他的死期。
現在所有人都認為朕隻是為了奪權,那現在朕就讓你們見識見識,朕可不是那些隻會爭權奪利的人,奪權隻不過是和你們玩玩而已。
“諸卿都同意朕的想法,朕很是欣慰啊。
朕一直都在思索,我大唐如今的國土廣袤無垠,但距離當初國師和先帝所說的六大王國卻還有些許差距,等到大唐國土到達極限後,東西國土三萬裡,南北疆域三萬裡,那可真是廣袤無垠,此生都走不遍大唐國土了。
雖然現在還沒有到達那種地步,但朕卻擔心,日後的子孫,若是忘記了我大唐囊括**八荒的大願,那朕和天子都愧見先帝。
朕決意立六都製度,以使天下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