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一個帝國想要生存下去,便是要解決內憂外患,大唐帝國的內憂就是愈發激烈的政治鬥爭,在內部的爭端略微被蓋住之後,整個朝廷便將視線都轉向了外邊。
而恰巧在這個時候,吐蕃再次進犯了大唐。
在大唐剛剛建立的時候,周圍到處都是強敵,但是經過貞觀一朝的整治,現在大唐周圍的環境,已經是諸夏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候了。
對於中央朝廷來說,周圍自然還是有敵人的,比如一直都被宰相們視作假想敵的燕王李恪,以及那些分封出去的諸侯國,但是對於大唐來說,卻實在是沒有幾個。
現在真正一直被李治所忌憚的隻有兩個,一個是吐蕃,從永徽開始,吐蕃就和大唐經過了幾次戰爭,雙方都奈何不了對方,吐蕃下來就會被大唐打,大唐也上不去。
另外一個就是西域。
當初李世民在的時候,雙方達成了一致的協議,那就是尊奉李世民為主,但主要是因為李世民太強,而且他有天啟者的身份,所以西域玄門認可了他的身份。
但等到李世民去世後,西域玄門的態度就再次曖昧了起來,尤其是等到洛玄奘去世後,在神葬之後,聖女趙黛兒登上了玄門大祭司之位,西域和大唐間的態度就再次曖昧起來。
那個一直都被擱置的問題,再次被李治提了起來,那就是,誰才是西域的精神領袖,誰才是西域真正的素王之下第一,是玄門之主,還是大唐天子。
如果是李世民時期的話,那這並不算是一個問題,李世民有足夠的能力以及威望去取得地位,即便是如此,李世民實際上也在擱置這個問題。
李世民有深刻的政治智慧,他認為非要去爭個高低上下是沒有必要的,他並不需要在每一個地區都至高無上,隻要在大唐這個帝國體係中,他總能成為斡旋的那個人,那他自然就是最至高的天子。
玄門之主的地位再高,沒有他的首肯,那西域的任何東西都過不了中原以及草原,未來還有其他的區域。
但李治的政治智慧就遠遠不如李世民了,他是非常想要在這個問題上,爭個高低上下的,畢竟他的父親太過於優秀,那他如果想要在未來大唐的曆史上,不成為那個被忽略的君王,就要作出一番功績,就算是這份功績是表麵上的,是他的父親為了更長遠的利益而主動放棄的,即便是如此,他也要把這份功績拿過來,他必須完成開疆拓土才行。
在許多人的眼中,開疆拓土總是功績,但現實中卻不是這麼計算的,如果取得一份疆域,能夠在未來永遠的保存它,那自然是搶過來為好,但如果取得一份疆域,會在很快的時間中就失去,在這個存有的過程中,帝國中央還必須不斷地失血,以及為此而招惹不必要的敵人,陷入不必要的爭端,拖累整個帝國的運轉,那這塊土地就是沒有必要去取得的。
李世民在開疆拓土時,總是會考量這方麵的因素,所以他並不是什麼土地都要,他進攻是為了不讓被人進攻。
但李治不是如此,他去進攻,就是為了炫耀武功以及讓世人知道,他有足夠的武功,當然,世人大多愚昧,看起來李治的武功就的確是不錯,但深究其中根本,李治的作為是遺禍無窮的。
在永徽年間結束的時候,大唐在西域有過一場戰事,在戰後,洛玄雲就被調到了安北大都護府,大唐和西域都默契的沒有提這件事,就像是沒有發生過一樣,但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大唐和西域間,已經出現了裂痕,巨大的裂痕。
隻不過雙方都很有顧慮,而且有大量的貿易在支撐雙方之間的交流,所以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真正的在官方層麵上進行對抗,打完之後,西域該複國的複國,大唐該收兵收兵。
誰都知道,戰爭可能就在下一次,但誰也不知道,下一次的戰爭什麼時候到來。
在這種情況下,吐蕃就抓住了機會,既然大唐和西域間的關係變差,那就不用擔心被兩麵夾擊了,於是吐蕃再次下山,而此刻的吐蕃,正處於一個小巔峰期。
高原上的人口,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雖然沒有具體的計算方式,但一定是超過千萬的,這已經完全是帝國的體量,當初的四大帝國,也隻不過是這個體量而已。
這麼龐大的人口,加上氣候變暖而造成的畜牧業繁榮,讓吐蕃的戰爭潛力,達到了有史以來的巔峰。
更不必說,現在的吐蕃雖然是權臣在位,但這權臣的好處就在於,能夠真正的將國內凝成一根繩,再加上一位卓越的統帥,論欽陵,現在的吐蕃基本上滿足了洛氏一直以來所說的,統一天下的三要素。
要說這論欽陵,客觀來說,的確是生猛的很,這些年來和唐軍交手,普通的將領都不是他的對手,必須得唐軍大將出馬才行,而且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真正的讓他吃過大虧。
此番依舊是由論欽陵帶隊,吐蕃每次都會襲擾中原的涼州,其中的戰略意圖實在是過於明顯,就是為了截斷中原和西域,無論是之後從商隊上獲利,還是斷絕雙方之間的聯係,都是上上等。
大唐在青海道所設置的諸國,現在基本上就隻能起到監督的作用,麵對一個帝國的存在,這些國家就連緩衝的作用都起不到,甚至現在就已經有被滅的國家了。
不過或許是因為吐蕃也並不是特彆想和大唐撕破臉,所以對於其中的貴族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殺害,除了在戰場上碰到的,一般俘虜的貴族,都會用來交換贖金,對於比較貧窮的吐蕃貴族來說,這或許也是一種獲利的方法。
在意識到根本就不可能通過這些小國來抵禦吐蕃之後,大唐朝廷立刻就召開了一次針對吐蕃的特彆軍事會議。
……
李治坐在上首,頗為憤怒的說道“吐蕃每次來犯,都會略我百姓,朕甚怒之,諸卿可有什麼辦法嗎?”
諸位將軍和宰相皆列在堂下,麵對這個問題,其實能說的不算多,洛玄淩作為宰相以及軍方大佬,當仁不讓的先開口道“陛下,吐蕃的士兵,並沒有我大唐精銳,所依仗的隻不過是高原而已,這是我大唐所熟知的。
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談論如何解決吐蕃問題,就是一句虛言,或者說,不可能。
如果不是為了徹底解決滅亡吐蕃的話,那便僅僅是要抵禦吐蕃,使大唐免受侵擾,那就隻有兩個辦法。
其一,原青海道是西燕國的土地,之前就是用西燕國來作為吐蕃和我大唐間的緩衝,現在如果在那裡重新建立一個大國的話,就可以作為緩衝。
但大唐好不容易才將那裡化為郡縣,現在又再次建國的話,豈不是前功儘棄。
那便隻有第二個辦法,那就是在青海道上建立城堡,而後駐軍,在那裡建立一個徹徹底底的軍事長城,然後沿著涼州等地,建立一整套的機動防禦措施,隻要吐蕃出現,我大唐軍隊就出擊。
但這樣的話,耗費可能會多,就要看吐蕃和我大唐,誰先耗死誰了。”
封建製度花費低,郡縣製度耗費大,這是大多數人都清楚的,青海道那種地方,無論何時都注定是要吃中央財政的,無非就是吃的多一點,或者少一點罷了,洛玄淩所說的,實在是很難抉擇。
如果是李世民在的話,那李世民會果斷的選擇在青海道重新建立一個國家,對於李世民來說,任何不能長久保留的東西,都沒有必要耗費精神去管,隻要榨乾它的利用價值就足夠了。
譬如青海和大唐,在流乾青海的最後一滴血前,大唐絕對不和吐蕃開戰,這就是李世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