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個政治勢力中,總是會分為鴿派和鷹派,從情感上,大多數人都比較喜歡強硬的鷹派,但實際上不是這麼簡單劃分的,在鴿派中也分為投降派和主和派,這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東西。
投降派就不說了,主和派是主張對話解決,能不打仗就彆打仗,對雙方都不好,但如果迫不得已打仗的話,他們也不會手軟。
在燕國中,燕王一脈就屬於鴿派,主張和中原和平對話,對於現在的局勢來看,這顯然是更好的選擇,而燕國中的鷹派,或者說,所有的鷹派,都比較極端,很多時候,沒必要打仗的時候,他們也一定要往前衝。
洛星雲就是看透了這一點,現在燕國既然被這些主戰派所把持,那戰爭就不可能有機會停下,在這個時候還妄想和談,那就是典型的綏靖。
隻有給這些人迎頭痛擊,才能讓他們衝動的頭腦冷靜下來,有一絲的可能走到談判桌上。
當然,更大的可能是永遠都不會走到談判桌上,通常對於主戰派的結果,都是在戰爭之後全部乾掉,然後和主和派談判。
這個道理天子也是知道的,但他還是有些猶豫,“洛王,能不能派人再去談一談,我們之前不是已經答應給燕國一百五十萬石糧食,如果能不打仗,最好還是不要打仗。
之前你不是說過,如果我們和燕國打仗的話,後果可能會不堪設想。”
洛星雲心裡都在滴血,但還是堅決的說道:“可以去談一談,但不要報什麼希望,還是要做好全麵戰爭的準備,臣會派遣家族中的子弟,在一些關鍵的城池守好,陛下放心,大唐的國祚不會倒在這裡。”
當聽到大唐國祚的時候,天子才猛然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來進攻中原的人,不是李氏宗王,而是外姓,換句話說,現在不是李氏內部的內戰了。
李慎猛然坐正了身子,將自己剛剛想到的告訴洛星雲,洛星雲點點頭,“陛下剛才沒想到嗎?臣之所以說要嚴厲打擊,就是因為,他們是真正的亂臣賊子啊。”
李慎這下態度有些變化了,他在大殿上踱步,在思索著這件事,他覺得自己先前想的的確是有些太過於簡單。
對於燕國的那些人來說,這可是造反,而且是貴族造反,自古以來都沒有多少貴族造反還能夠得到善終的。
“洛王你的意思是,他們一定要將朕這個皇位拉下去,才會罷休。”
洛星雲理所當然的點點頭,“造反一旦開始就沒有回頭路,他們當然要拚儘全力的將陛下拖下水,將大唐掀翻才會罷休。
難道他們真的是為了燕國百姓而起兵的嗎?
要知道,現在真正的為天下人所著想的,隻有我們。”
李慎徹底被說服了。
“就按照洛王你說的,這件事稍後朕會召開禦前會議。”
一旦有爆發戰爭的可能那整個帝國都要圍繞著帝國而戰。
尤其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
很快帝國的大臣就都進了皇宮,在天子將當前的情況以及他和洛星雲商議的事情告知之後,眾人的臉色都是大變。
“陛下,現在實在是沒有打仗的資本,我們可能就連一場戰爭需要的糧草都籌備不出來。”
戰爭對於糧草的損耗之大,是難以預料的,就算是在正常的年份裡麵,連續的戰爭也會讓帝國空虛,更不用說,現在本就是空虛的情況。
“這燕國真是瘋了,他們哪裡還有什麼餘力打仗,如果這一場戰爭失敗了,草原上會死無數的人。”
有大臣痛聲罵道。
他說的一點都沒錯,燕國幾乎是在賭國運了,為了這場戰爭,基本上整個燕國還存有的資源,包括牛羊等都被帶了出來,如果不能從南國掠奪到足夠物資的話,燕國很快就會陷入崩潰之中。
到了那個時候,大片大片的百姓都會餓死,現在的五百萬人口,很可能會十不存一,大唐兩百多年的發展成果,可能會毀於一旦。
至於從中原這裡是否能夠搶到東西,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還真的能。
在各個城池的府庫中,都有送來的賑災的糧食,隻要奪取這些府庫,就能夠得到糧食和物資,對於體量比較小的燕國來說,隻要能將帝國北境的那些城池都掠奪一遍,可能燕國就有活路。
但代價可能是大唐內就會有很多很多人死去。
這些糧食都是有份的,每少一份就代表著有一個人要餓死。
從更加極端的情況來看,少一份代表著不是一個人餓死,在爭奪生存權的過程中,死的可能是十個人,一百個人,一直到所有人都覺得剩下的東西夠活,戰爭才可能停下。
而且戰爭一旦開始,秩序就會崩壞,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現在大唐之所以還能走鋼絲,是因為秩序還在,大唐還掌控著宏觀的分糧,雖然在最基層肯定有一些他們不知道的事情,但大致上,糧草還是能分到該到的人手裡。
如果秩序一旦打破,那人的本性立刻就會讓一切都毀於一旦,人會傾向於存儲足夠往後生活的物資,在囤積物資的時候,一個人活著,可能就有五六個人活不了。
尤其是現在有朝廷強力鎮壓,實行軍管,按需分配糧食,等到秩序一被破壞,那些高門富戶,就會立刻將小民的生存權利剝奪殆儘。
洛星雲絕對不會對那些高門貴族有絲毫的高估,包括李氏皇族,如果真的到了關鍵的時候,他們會怎麼選擇呢?
這是一個現實卻又不得不麵對的問題。
“這場戰爭,是不得不打的,難道我們就在這裡束手就擒嗎?那些賊子可是直接殺死了燕王,太囂張了,完全沒有把朝廷放在眼裡,這是對大唐的挑釁。”
方才還試圖和燕國媾和的天子,在意識到此次受到威脅的是自己的皇位後,立刻就轉變了態度,這就是君王。
現在無論戰爭的代價是什麼,他都要不惜一切代價的去擊敗所有人。
見到天子已經做出了最終的決定,其他大臣隻能同意,但是仗怎麼打,也是有說法的。
首先就是抽調多少軍隊出去。
“陛下,軍隊太多的話,是絕對不行的,糧食根本就不能支撐我們使用太多的軍隊。”
“陛下,臣以為,對付燕國應該用耗的辦法,讓燕國自亂,隻要能把燕國耗死,就算勝利。”
“可笑,燕國和我中原間有幾千裡的邊境線,他們可以攻擊我邊境線上的任何城池,怎麼把燕國耗死?”
“而且,燕國恐怕還存著用戰爭來消耗人口的想法,這也是北方常用的手段,我們反而後方不穩。”
這句話一說出來,殿中立刻就安靜了。
這次打仗的地方都在那些北方的關隘,偏偏這次受災的基本上都是北方,本來這些地方就不安穩,一旦打仗,肯定是要從這裡就近抽調糧食的。
萬一前麵和燕國正打著仗,後方又出現大規模的造反怎麼辦?
單純的造反還好說,但如果把後勤的來源斷掉的話,那就算是堅城堡壘再堅固,也沒有什麼用處啊。
“諸卿愛卿覺得燕國攻下漠南後,最可能攻擊哪裡?”
“關中。”
幾位將軍異口同聲的說道。
“攻下漠南後,直接南下關中是最好的選擇,對於北方而來的敵人來說,通往關中的路途算是最好走的,而且關中距離中原比較偏遠,運轉糧食比較困難,在這裡他們可謂是占儘便宜。”
“沒錯,至於遼東的那一支燕軍則不用擔心,他們可能隻是單純的防止安東節度使和他們開戰,所以先下手為強罷了。
我大軍可以直接乘坐運河前往薊州,遼東方向的防守遠比關中簡單。”
天子聽罷,“如果他們不從關中走的話,那就是要從雲中、雁門等地直接進攻了,這裡穿過太行山後,就可以到達洛陽,不過這一路上關隘眾多,朕倒是不太擔心。
看來最大的可能就是關中了,潼關很關鍵,要守好這裡,以防止真的從關中衝過來,就在關中就地整編軍隊抵抗。
傳令給河東郡王李克用,讓他帶著河東軍守好我大唐的龍興之地,萬萬不可有什麼閃失,朕允許他自己在河東籌集糧草。”
說出這番話讓李慎很難受,但又不得不說,在這種情況下,籌集糧草,就是把賑災糧拿出來給軍隊用,那需要賑災糧活命的百姓,自然就要出事了。
但是這種情況,又有什麼彆的辦法呢?
說完之後,李慎猛然憤怒起來,“等朕打敗這些亂臣賊子,一定把他們全都殺了,以告慰因他們而死的在天之靈。”
李慎這輩子都沒有這麼痛恨過一些人,現在他感受到了這種極致的情緒。
當洛星雲離開皇宮的時候,也有些迷茫。
但很快他就振作了精神,不能有陷入這種道德難題,一旦陷入這種道德難題,就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了。
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用最小的代價將燕國造反這件事按下來,最好是在另外的藩屬國都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就直接結束掉。
這樣或許還能回到之前的模式中,繼續運轉,靜靜等待氣候變化結束,十年大旱,應該也差不多了。
————
“前所未有的強大的封建王朝”和“脆弱的封建王朝”,這兩者同時冠在唐帝國身上,在帝國兩百七十年時,帝國雖然已經出現了種種弊病,但相比於往前的國家王朝,唐帝國依舊保持著頗為流暢的運行。
帝國的政治雖然在腐化,軍隊戰鬥力在下降,但在文化、科技等方麵依舊處於不斷昂揚向上的階段,社會總體生產力在向上走,人口在繁盛增長,總體來說,這依舊是一個昌盛的帝國。
但事實上,無論它有多麼鼎盛,它依舊是個封建王朝,全球氣候的變化,極端天氣的出現,連年的天災讓帝國經濟遭受了莫大的打擊,撕開所有繁華的外衣,大唐依舊是一個以小農經濟為根本的封建政權。
於是它依舊被所有封建王朝所困擾的東西所困擾著,不得不承認,大唐帝國迎來了帝國命運的轉折期,振翅高飛的鳳凰,也終有折翼的那一日。——《唐帝國興衰史》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