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劉契哪知道黃昊所謂的主要弊端是什麼。
但是要讓他回答說不知道,那不行,那太沒麵子了。
所以他隻好硬著頭皮說道:
“最讓朕頭疼的,是現在的權貴們。”
“他們的家財越來越多,手中的權力也是越來越大。”
就算劉契身為大漢的皇帝,一時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大漢國權貴的這個體量,太大了。
他們起碼掌控了大漢國經濟的百分之九十。
這些權貴牽一發而動全身。
就算是劉契,也不得不暫避其鋒芒。
“陛下聖明。”
黃昊先是拍了一下馬屁,才接著說道:
“但是陛下隻說對了一半。除了富人愈富之外,還有窮人愈窮。”
“而這種弊端,就會導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貧富差距大了,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社會矛盾也會愈演愈烈。”
黃昊的侃侃而談,劉契卻聽得不太明白。
什麼是社會經濟?
什麼又是社會矛盾?
黃昊也知道劉契可能聽不太懂,所以他接著說道:
“舉個例子。大漢國的賦稅是按比例收取,不分貧富。”
“一個農民收粟四十石,他要交給國家一石的稅。”
“一個富商賺了銀兩四萬兩,他要交給國家一千兩。”
“如此看似合理,可一千兩對富商來說可能不算什麼。”
“可一石粟,可能就是決定這個農民是否能溫飽的物質條件。”
“而且,就算一千兩對富商來說不算什麼,但他們還是會想著怎麼去逃稅。”
“因為當他們有了一定的地位,他們就有了自己的手段。”
“而窮人就沒有這個手段了。”
“如此一來,一個國家的賦稅幾乎都是被窮人給承擔了。”
“長此以往,國家必定會動蕩不安。”
聽黃昊這麼一說,劉契若有所思。
再結合剛剛黃昊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他似乎明白黃昊的意思了。
“你的意思,是想朕更改稅製?”
更改稅製,也曾有人向他提過。
可惜阻力太大,提過之後也隻能是不了了之。
“稅製改革隻是一種方法,要想改善貧富差距,這還遠遠不夠。”
就算農民不用交這麼一石粟,難道他就能富起來了嗎?
“那你說,還需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