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謂,強乾弱枝的國策,對於生活在汴京開封裡的人來說,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從出生那一天起,就可以享有天底下,最豐沛的物資供應,最高的薪水。
天底下最好的廚子,天底下最美的清倌人,天底下最多的手藝人和天底下最豐富的消遣娛樂,全都在開封城裡。
甚至就連天底下最好的怪石,巨木,都要萬裡迢迢的,從各地運到汴京去,堆成一座山。
可這天下,從來都不是,隻有一個汴京開封。
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人,又該怎麼辦呢
難道生下來,就是被汴京的貴人們,一茬一茬割韭菜的命嗎
默默無聞,日複一日的,將自己所有的產出,全部無私的貢獻給汴京
然後認命聽話,乖乖的死去
不,才不應該是這樣!
什麼強乾弱枝,根本就是**裸的吸血。
以宋朝全國之力,強行供養出來了一個,膨脹到畸形的都城。
用全國的苦難,強行裝扮出了一個,趙宋皇室目光所及範圍之內的,小小太平盛世罷了!
而這些,也隻不過是一場夢幻泡影罷了!
金兵一旦南下,頃刻間就灰飛煙滅!
人人都說,開封城內,一個看門的小官,生活質量就能超過歐洲的一個國王。
可是,開封城之外呢
諾大的宋朝,除了維持朝廷存在感,所必須的通判,也就是司法係統以外。
全都是各路轉運使,在兼職處理當地的各種事物。
大部分地區,就連個正經做事,能夠長期任職的知州,知府都沒有!
什麼長久規劃
根本就沒有!
至於修路搭橋
當地豪紳們,自己看著辦就行了。
甚至還因此誕生了一個很好聽的說法。
叫做,皇權不下鄉!
我呸!
這些人,壓根就沒想過要去管!
反倒是幾座擋著巨木進京的石橋,拆了建,建了又拆!
來來回回,折騰的不亦樂乎!
可以讓他們,可以去問一問秦皇漢武。
看看秦朝和漢朝的皇權,到底下不下鄉!
就算真的出了什麼問題,臨時有需要。
也全部都是從汴京開封,臨時外派來的低階文官。
一旦解決完當地的問題,立刻就會被強令,馬上返回汴京。
決不允許超期逗留!
這到底是為了提防誰,還不是一目了然嗎
北邊的燕雲十六州,這麼多年了,為什麼遲遲收不回來
難道僅僅隻是一個軍事問題嗎
跟人文,政治,經濟,就一點關係都沒有
歸根究底,還不是因為,生活在那裡的老百姓,不管是漢,還是胡,都對於宋朝,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歸屬感和親近感
無論是跟著遼,金,還是蒙古,都一樣過日子。
可一旦回歸南朝之後,過的真的會比現在強嗎
會不會,立刻就成為了,宋朝都城的新鮮血庫
究竟在哪邊,日子才過的稍微好一點。
看似逆來順受,愚昧無知的老百姓心裡,可都有一杆金秤杆。
會用自己的腳底板,做出最樸實的抉擇。
畢竟,對於那些,坐在汴京城裡,憑著一張陣圖,就可以遙控指揮所有的軍事行動。
笑看彆人拚命,自己卻可以享受所有戰爭紅利的貴人們來說。
除了自己能夠看得到,摸得著的汴京城之外。
其他的,大概,也許,都隻是一堆虛無縹緲數字罷了。
又或者,僅僅是一堆,用來供養自己的血包。
又或者,是一段可以用來拱衛汴京的高高山脈
那些高高在上的貴人們,大概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好好的發展一下各地的經濟和民生。
因為,他們是真的看不見!
嶽飛,嶽武穆,夠牛了吧!
從靖康之恥,到嶽爺爺提兵北伐,又剛剛過去了多少年
可為什麼嶽爺爺,剛開始的時候,還信誓旦旦的,要直搗黃龍府。
結果,還沒到開封城下,就再也打不動了
鬼才知道,當嶽爺爺親眼看到,當地的漢族老百姓,自發的給金兵,送吃送喝。
卻對前來試圖解救他們的南方人,不理不睬的時候。
心裡究竟是一種,什麼感覺。
然後,慕容複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立馬就嚇得打了一個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