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茂朝畢竟是領導,雖然同樣氣得肝火直衝腦門,但依舊保持著理智。
他沒有貿然答應下屬們激憤的請願。
安撫好大家的情緒後,組織人手用了一整天的時間,仔細研究了曲卓的方案,並與自家搞出的方案作了對比。
兩份方案的源頭是一樣的,五十年代老美航空和IBM合作開發的自動訂票係統SABRE。
60年代初期商業計算機逐漸普及,IBM又在SABRE的基礎上開發出了商業化產品,moem,Bell103。
原理很簡單,用兩個音調來表示“0”和“1”,再通過調製和解調設備,讓電腦和電腦之間實現數據轉模擬再還原為數字的遠距離交互式通訊。
69年老美軍方基於冷戰思維,察覺到集中式軍事指揮中心一旦遭受毀滅性打擊,勢必會造成全國範圍的指揮癱瘓。
所以,有必要設計一個分散的指揮係統。
於是,基於IBM的遠程數字通訊技術,將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學和猶他大學四所大學的4台大型計算機進行組網。
而這個由四台大型計算機組成的網絡,就是後世互聯網的始祖——阿帕網。
時間到了75年,阿帕網已經接入了一百多台主機。隨著數據交互量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複雜,開始了第二代網絡協議的設計工作。就是我們熟知的TCP/IP協議。
在77年這個時間節點,TCP/IP協議還處於摸索階段。
等到79年老美那邊初步驗證了可行性,隨後加大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項目的推進才會進入高速發展期。
並於80年前後開始在阿帕網上進行試驗。又用了幾年的時間,完成了轉換工作。
隨後阿帕網被分為兩個獨立的部分,小部分主機仍叫阿帕網,用於進一步的研究。
餘下大部分主機,被命名為MIL,用於軍方非機密通信,並最終發展成了現代互聯網。
當然了,眼下阿帕網還處於相對保密的試驗階段。外界知道這東西,但隻知道大致的工作原理。更不可能知道後麵的幾十年裡,阿帕網會發展成什麼模樣。
項明、李衛國和徐才能因為在聖巴巴拉分校留學,所以知道,並有限度的接觸過阿帕網。
但很可惜,老美不可能讓他們觸碰到詳細的技術資料。他們回來後,隻能鸚鵡學舌似的複述自己了解,或者道聽途說的東西。
而且,因為語言不過關,複述的亂七八糟,甚至臆測占據了很大的比重。
導致“阿帕網”在國內專家眼中,充滿了神秘性,甚至被披上了濃厚的科幻色彩。
好吧,七八十年代,老美的很多先進技術,在我們眼裡本就是科幻的……
經過長達十幾個小時的討論和理論性驗證,計算機所多位技術大拿一直認為,集合計算機所所有資源,完全有能力複刻出IBMmoem,Bell103的升級版Bell201係統。
基於雙向信號用四對八芯專用線路,將曲卓設計中的1200比特每秒的理論傳輸速率提高一倍,達到2400比特每秒。
當然,想達到這一目的,還要升級現有的調製解調設計。和傳輸協議。
很難,但計算機算上下有決心在短時間內攻破!
心裡有了底氣,曾茂朝在辦公室休息了不到三個小時,七點半出門奔國科院。
麵見高副院長後,相對客觀的陳述了事情經過。並表示計算機所上下同心,願意接受曲卓同誌的挑戰,請院領導予以批準。
高副院長懵了……
在曲卓開始跟向量計算機和小型通用計算機兩個項目後,跟院裡打小報告的人簡直不要太多。
所有人都表示,小曲同誌作風霸道、恃才傲物、沒有集體精神,不注意團結同誌等等等等一係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