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卓知道的故事中,李家誠發現九龍倉雖然連年虧損,但名下產業的地皮都是黃金地段,總價值是九龍倉市值的幾倍。
而九龍倉背後的怡和集團,進入七十年代後外部投資接連虧損,導致現金流短缺。不斷出售九龍倉的股票套現,手裡股份已經不足百分之二十。
於是,李家誠開始暗中收購九龍倉的流通股,準備取得控股權後用九龍倉的地皮做地產。
有眼光的並不止老黃瓜一人,包船王同樣看中了九龍倉,同樣在低調收購市麵上的流通股。
雖說倆人都是低調的暗中收購,但持續買入不可避免的推高了九龍倉的股價。
幾個月的時間,就從每股十三四塊,推到了接近三十塊。
這一過程中,李家誠收購了兩千萬股,包船王收購了一千萬股。在一億股的總體量下,倆人分彆拿到了怡和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十的股份。
此時一個股票經紀,也發現了九龍倉的價值被嚴重低估,還將一番分析發到了報紙上。
配合幾個月來九龍倉股價持續在穩步上漲,引得股民躁動紛紛跟風買入。以至於九龍倉的股價在短時間內就突破了三十五塊。
應該就是在這個時間點,怡和財團發現了李家誠的小動作,立即吃進九龍倉股票進行反收購,引得股價進一步飆升……
眼下的李家誠還不是以後的“超人”,現金流並不十分充裕。股價飆升後,他手頭的資金距離獲得百分之五十一的控股權差的非常多。
關鍵股價漲的太猛,十幾二十塊時買入是血賺,可如果每股突破五十塊,就跟九龍倉的市值基本持平了。
後麵再繼續漲,等於是賠錢買入……
怡和雖然家大業大,但現金流十分短缺。為了不讓九龍倉被老黃瓜強買,找到彙豐銀行借款回購市麵上的流通股。
銀行的投資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而怡和用砸錢的方式進行反收購,除了會持續推高股價外,是無法獲利的。
可彙豐畢竟是名義上的英資銀行,凱瑟克家族在港島和戴英又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麵對求助時不好不管。
所以,那位被後世譽為彙豐大班王,港島太上皇的沈壁約見李家誠,勸說他放棄收購計劃。
李家誠敢打怡和旗下產業的主意,卻不敢得罪彙豐。
反正偷襲已經打成明牌,即便硬著頭皮繼續,能不能成功暫且不談,利潤空間遠不及最初的預期,便順勢停下了吃進九龍倉股票的操作。
隨後,他接到了包船王的電話……
據說倆人見麵後隻談了幾分鐘,李家誠就答應轉讓手中一千萬股九龍倉的股票,幫助包船王入駐九龍倉董事會。
當然,李家誠可不是認吃虧的主兒。
他給了彙豐的麵子,收獲了沈壁的好感。
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將一千萬股九龍倉股票轉給包船王,又賺到一份人情。
而包船王,是彙豐的股東。
有了這兩份人情的幫助,李家誠成功拿下了彙豐手中和記黃埔百分之二十股份,創造了一段蛇吞象的傳說。
李家誠也從一個港島富豪圈的新人,變身為超人,開啟了華人首富之路……
利亞姆得到了長江實業試圖吃掉九龍倉,怡和開始反收購的消息,意識到九龍倉股價大概率會漲,投了一百萬港幣渾水摸魚。
四十六塊七塊買進,十來天就漲到了五十一塊多,盈利接近百分之十。
曲卓不知道這一階段九龍倉的股票能漲到多少,但感覺眼下即便不是最高位,也差不太多了。
等李家誠和包船王達成協議,事情就會該告一段落。
錯過了十幾塊漲到五十多的一波,但如果能趕上第二波的話好像也不錯。
錢不錢的無所謂,主要是碰上這種會被載入華人史冊的事,如果不摻一手,多少有點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