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過,不自覺中,竟然到了元旦了,過完元旦就是小寒,小寒結束以後,距離明旭的拳賽也就近了。
元旦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華國。在古代,元旦指的是農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現在的春節。後來,隨著曆法的改變,元旦逐漸變成了公曆的1月1日,由於並入華國了,所以新年也到了後麵的春節,原來新年變更成元旦。
這天也正好是個假期,更彆說晚上還有跨年晚會呢!廣誌也在昨晚從明旭口中得知了一些新的習俗,打算今天跟孩子們一起做高蹺玩玩。美伢也打算做湯圓和包餃子作為今天的飯食,對於這點,明旭表示非常的舉雙手讚同,小新也是一樣。
廣誌也有些感慨,自從明旭會看書說話以後,家裡的習俗節日好像增加了不少,不過大多數都是首都那邊的,原本自己這邊確實不清楚,小旭對這些是真的感興趣啊。
明旭其實也很開心,有一對不會掃興的父母是什麼樣的體驗?廣誌和美伢就沒有掃興過,他想過節日的傳統,他們都會儘力的幫著自己達成心願。
“小旭,小新,出來準備做高蹺了。”廣誌拿著幾根竹子對著屋內喊道。
“來了。”“來了~”明旭和小新的聲音從屋內傳來,兩人穿著厚厚的棉衣褲跑了出來。
“說起來,小旭你說的高蹺倒是跟原來的高蹺差不多啊。”廣誌手上拿著一張高蹺的的圖片邊看著邊說道。
“有些東西確實是很相似。踩高蹺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之一,也是中國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乾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明旭給兩人科普著高蹺的一些介紹。
“所以兩種之間有差彆,但是差彆其實也不算太大。隻不過原來流傳的高蹺和現在高蹺的用法不太相同是吧。”廣誌聽著明旭說的,然後回想起原來自己聽老爸說的以前的高蹺,對比了下,發現是用法上的一些不同。
“對,對於傳統文化,我們取之精華去其糟粕,好的文化不應該失傳。”明旭點點頭,很認真的說道。
“我讚同!”小新難得沒有調皮搗蛋,反而是很認真的聽著明旭講的。
“高蹺的製作其實也不儘相同。我看到的書裡是用直徑約為5~7厘米的竹子做主杆,長約為3~3.5米。要挑選質量好、不易斷裂的竹子。削去竹子的皮,並將竹子端部處理成尖銳的四角形,以便插入高蹺的底座。
用木材製作高蹺底座,長約為0.6~0.8米,寬約為0.3~0.4米,高度為30~40厘米。在底座上鑽4個孔,用螺絲固定竹子,使其能夠承受身體重量。”頓了頓,明旭繼續說道:“而爸爸以前的高蹺應該是選擇竹子:使用本地出產的竹子,選取質地堅硬、沒有病蟲害的竹子作為材料。
削竹:將竹子削去外皮,留下竹芯部分。
切割竹子:將竹芯切割成一定長度的竹條,作為高蹺的腳踏部分。
鑽孔:在竹條上鑽孔,方便綁在腳上。
綁帶:用綁帶將高蹺腳踏部分綁在表演者的腳上。
製作把手:在竹條上安裝把手,方便表演者握住高蹺行走。
最後有些人會在竹條上加上一些裝飾,如彩帶、花朵等,增加美觀度。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是最後兩者間其實大致相同。”
“對,小旭說的沒有錯。”廣誌點點頭,對於明旭知道這些廣誌也絲毫不驚訝,你要知道原本說是留給廣誌做書房的二樓房間,現在裡麵堆的書籍基本被明旭看過了,而且還在不斷往其中堆放的樣子,廣誌都在考慮往隔壁在製作一個書櫃給明旭放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