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袁崇煥和孫傳庭一樣,借口生病負氣辭去遼東巡撫一職,回廣東老家帶孩子去了。
這時候的大明官員,隻要覺得自己有氣節的,有能耐的。
大體上稍微不如意,就免冠而去,去老家鄉間做個逍遙自在的縉紳。
他們衣食無憂,不缺吃喝,本地官吏和士紳那是拿著他們當寶貝供著。
每一個人都是當地的名人,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一些普通官司,基本上一言而決。
這些人渾不拿本職工作,朝廷事務當回事,幾同兒戲。
掛印而去的官員捫心自問,那些因你而中斷的工程,那些驟然失去主心骨,亂成一團的下屬和士兵,那些嗷嗷待哺的災民。
你們隻為了自己一時痛快,可曾有半點愧疚之心?
讀書人還恬不知恥,對這種行為大加讚賞,謂之養望,可見家國情懷之淡薄。
因為他們知道,此等名士,士林傳頌,早晚要被朝廷繼續征召重用。
當皇帝的就是再厭煩,對於文人的臭脾氣,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反觀崔呈秀,阮大铖之流,刨去貪汙**不說,單單守住官位,使命不要臉也要往上爬的拚搏精神,還是比那些仙風道骨的清流,要強上不少。
這是天啟七年,也是天聰元年七月初二的事情。
距今也就是小半年的光景,袁崇煥拖家帶口回廣東的路程要用兩個月,還沒到家呢,天啟帝就駕崩了。
明朝新皇繼位,皇太極那邊奇了怪了,也沒過來折騰。
一時間,劍拔弩張,處處烽煙的遼西走廊,竟然東線無戰事。
袁崇煥那點張屠戶的心思,算是沒實現了。
如今新皇登基,已經擔心人走茶涼的袁崇煥在萬裡之外,大明的南邊翹首以盼,生怕崇禎把他這個大忠臣給忘了。
好在崇禎沒有忘性那麼大,潛邸中就知道他袁崇煥的好大名,是個專門打建奴的好手,兩任金國的大汗都被他揍過。
一位德高望重的朝中大佬,給了袁崇煥幾句評語。
“不怕死”,“不愛錢”,“曾經與建奴打過,而去打了兩次,還都取勝了。”
很樸實的話語,卻高度概括了袁崇煥的性格和功績。
這可是潑天的功績,是真材實料打出來的。
朝堂中的袞袞諸公隻要不想建奴打到京城腳下,一定會對皇帝念叨我袁某人的。
果然,袁崇煥回到廣東的第十天。
袁家縣城的府邸中,來了一群身著錦衣的不速之客。
嶺南的冬天,要是一般時間,估計是溫暖如春的,隻不過現在是小冰河時期。
這處於亞熱帶的東莞,竟然下起了小雪。
雪後的荔枝樹就像是霜打了的茄子,沒點精神。
袁崇煥身穿厚襖,踱步在院裡欣賞這難得的南國雪景,其實也沒有什麼欣賞的。
小雪花落到地上,還沒有來得及堆積,就開始融化了,整個大地就像是牛皮癬一樣,左一塊右一塊的,露出了膠黏肮臟的泥巴,一踩一腳泥,讓人看了倒胃口。
袁崇煥起了個大早,也就是看了這番光景。
他謂然一歎。
“這南國雪的,還是太小家子氣,到底是趕不上北國的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啊。”
“大人見慣了關外風雪,視此等風霜若無物啊。”
袁崇煥身旁站了一位魁梧大漢,剛才的奉承之言就是他說的。
大漢名叫謝尚政,是袁崇煥的同鄉,武舉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