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臣看來,陛下當持中正平和之態,唯才是舉,不必過度糾纏於官員背後身份,隻管大膽用人。久而久之,好結黨營私的奸佞之徒,見黨爭無利可圖,又無法左右陛下想法,自會銷聲匿跡,朝野重歸平靜。”
然韓曠未言之事,乃黨爭亦為陛下有意為之。曆代君王,皆不希望下麵的臣子們是鐵板一塊。
崇禎冷靜下來,也是點點頭,繼續說道。
“眾愛卿所言甚是,朕失言了。然今日之事,朕實難咽下這口氣,亦如鯁在喉。罷了,此事便交由刑部與其他相關部門聯合查辦。刑部尚書喬允升何在?”
“臣在。”
崇禎的話音未落,隻見一位發絲如雪般潔白、但精神矍鑠的官員挺身而出。
此人正是喬允升,曾於天啟年間擔任刑部尚書一職,以正直清廉著稱於世。
當年,他因不堪忍受閹黨迫害而憤然辭官歸隱,但其心中始終堅守正義之道,乃是東林黨中的傑出人物。
如今時過境遷,崇禎皇帝即位之後,對喬允升委以重任,再度任命他為刑部尚書。
自那時起,喬允升就上緊了發條,一天天連軸轉,比之那年輕官員還要敬業。
尤其是當崇禎將民間刑事案件以及處決案犯的大權下放到刑部之後,這位老者更是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激情,仿佛歲月倒流,重回青春年少之時。
由此觀之,權力猶如一劑神奇的良藥,能讓男人重獲生機與活力,甚至產生如春天到了,萬物複蘇,又到了動物繁衍生息的感覺。
在這種力量的驅動下,喬允升愈發堅定地投身於刑部繁瑣的刑名案件工作之中,不遺餘力地扞衛著大明法律的尊嚴與權威。也是在保衛著崇禎這位皇帝對任何刑法的最終解釋權。
“朕讓你負責調查這起宮廷刺殺案件,包括朕在內,你都可以問詢。
朕想通了,刺客都讓朕殺完了。破案子肯定有難度,朕也不限你時間,慢慢查就是。”
聞崇禎所言,喬允升心生疑慮,不禁側目望向一旁的畢自嚴。畢自嚴亦是滿麵困惑,而內閣的幾位輔臣更是茫然不解。
想那小皇帝此前喊打喊殺,即便如今聽從勸告,也斷不可能將查案之事全權交與刑部。
那不是全部交給外麵的文臣們了,崇禎能被這些文臣和稀泥糊弄了。
果不其然,崇禎話還沒有說完,他還有下文。
“這樣吧,朕決定了。
刑部作為明線,需循序漸進調查。
朕之廠衛為暗線,也不再大張旗鼓抄查,朕將命其徐徐圖之。
明線暗線共同推進,每日雙方需召開碰頭會議,交流辦案進展,不得有任何隱瞞。
朕有一推斷,可供參考。此賊人共有七個,且均為力大無窮的傻子。
如此之人,即便是在人口稠密的順天府亦是罕見。
爾等隻需仔細排查,此為細活,朕並不急切。
即便爾等打草驚蛇,查到某處使賊人丟卒保車、舍棄棋子,於朕而言亦是好事。似這等隻敢藏匿於暗處的鼠輩,就是因為實力不濟,人數不多,才會行此險招。
若賊人們不斷棄卒保車,隻要爾等一直持續保持高壓追查之勢,終有一日,這群老鼠窮途末路,必將丟車保帥,屆時幕後黑手究竟是誰,自會水落石出。”
“陛下所言甚是,此等卑鄙小人,正麵無計可施,便行如此卑劣險毒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