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如此,楊嗣昌還是決定冒險一試,因為他相信,隻要自己說得有理有據,崇禎皇帝應該能夠理解他的苦心。
而且,他覺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比皇帝的奴婢高宇順要高一些,所以就算說錯了話,也不至於受到太重的懲罰。
然而,楊嗣昌心裡清楚,如果因為這份奏折而失去了皇帝的寵愛,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得到皇帝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於是,他開始反複思考如何措辭,才能既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又不讓崇禎皇帝生氣。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楊嗣昌終於下定決心,在崇禎皇帝慈父般的目光落在四位小將軍身上時,開口說道“陛下,臣有本奏。”
崇禎皇帝微微一笑,回應道“哦?文弱啊,你有何事要奏?但說無妨,不必如此拘謹。”
楊嗣昌深吸一口氣,緩緩地說道“陛下,臣想談論的仍是吳橋縣民變之事。
此前,我們曾在軍機處商議此事,但陛下並未做出決斷。
如今,這件事情愈發複雜,涉及到許多敏感問題,坊間已有很多不利於陛下的傳聞。
朝中多數大臣紛紛上奏,請求陛下嚴懲殺人凶手閻應元、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等四人,並懇請陛下撤回近萬名勇衛營士兵……”
崇禎皇帝聽了,微微頷首,表示認可。
“朕知道了。”
楊嗣昌則拱手而立,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滿心期待著崇禎皇帝接下來的話。
然而,等了一會兒,卻沒有等到任何下文。
楊嗣昌不禁感到疑惑,忍不住開口問道“陛下,這是……”
崇禎皇帝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回答道“朕說朕知道了,楊愛卿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他的語氣輕鬆而自信,似乎對自己的決定充滿了把握。
楊嗣昌心頭一震,終於明白了崇禎皇帝的意圖。
這位皇帝陛下顯然已經學會了他祖父萬曆皇帝的治國精髓——遇到難以決斷的事情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擱置一旁,暫不處理。
這種做法看似無為,實則是以不變應萬變。
然而,對於那些急於解決問題、追求效率,追求一個結果的人來說,卻是一種折磨。
此時此刻,楊嗣昌意識到,崇禎皇帝的這個決定將會給以吳橋為中心的京畿世家大族帶來巨大的困擾和壓力。
原本他們或許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解決問題,但現在,由於崇禎皇帝的拖延戰術,他們隻能陷入被動等待的局麵。
與此同時,勇衛營的態度愈發強硬,使得局勢變得更加緊張。
麵對這樣的局麵,楊嗣昌心中暗自歎息。
崇禎皇帝似乎秉持著無為而治的態度,但實際上,他的心思早已偏向了勇衛營一方。
如果這場風波引發了士兵的騷亂,讓他們殺紅了眼,那麼吳橋縣恐怕會變成一片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