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爺從鐘家出來後,心中始終是感覺被人壓了一塊大石頭,非常的壓抑,感覺氣不通暢。
回想鐘離墨的話:
“家祖曾與一位道家高士結交,他言我家祖過於天資聰穎,侵奪了子孫後代的福澤,若不稍加節製,恐怕後世將遭遇無窮禍患。然祖上認為人活於世,當將才能用之正道,彼時朝局動蕩,民不聊生,祖上認定你們皇家之祖乃有德之士,必能為百姓謀得生路。於是,祖上立誓傾儘全族之力輔佐正主登基,此後諸事順遂,各方賢才紛至遝來。
祖上見皇家已無需他的助力,又憶起那位故人的話語,認為應當為後代留些機遇,便毅然決然回歸祖地隱居,閒暇時便教導後輩讀書,過了幾年含飴弄孫的悠閒日子。我祖上實則並未給後輩留下任何能夠逆天改命之物,若硬要說留下了什麼,那便是祖屋一間、家徒四壁,以及數畝薄田僅夠糊口而已。”
祖上說,若後輩居無定所、食不果腹,便可回祖地。這些物件殘破不堪,無人會搶奪,定能留存多年。他言,不給好房,是懼不孝子孫變賣換錢;不留上等良田,是憂後代無權無勢,難以守住。房屋雖破,卻可安身;薄田雖薄,卻能勉強糊口,不至餓死。荒田無人耕,耕完有人爭。嗬嗬,還是薄田醜妻家中寶,無人奪來無人爭。
祖上未留著書立說之物,僅傳下幾句家訓,與他人並無不同,皆是口口相傳,旁人即便想搶也無從搶起,何況普通家訓亦不值得。故而,瑞王爺,實無需為我家失竊之物憂心,真的沒什麼,隻是這些書被他們拿走後棄於溝渠,我們又撿了回來。”
瑞王爺都佩服鐘家祖上的豁達,但他也沒想到後代子孫真的凋零至此吧?要是知道了那他是否後悔幫助自家祖上奪得天下呢!
如今鐘家微末被人欺負,李氏還自詡是大族,也太不知廉恥了些,旁人忌憚李氏他可不怕,何況皇兄明確表示既然鐘家已經出來了,必然今後要好好的善待,所以,這口氣他得替鐘家出了。
他回到王府,洋洋灑灑的寫了三篇信紙,都是指著李氏家主鼻子罵的。
把李氏如何陷害鐘家,如何覬覦鐘家傳家之物,做下的那些上不得台麵的事情都罵了一遍,還把【鐘家乃是真君子,李氏全都是小人!】這句話單拿出來,大大寫滿一張紙,然後差人給李氏家主送去。
看著信件被送走,瑞王爺才感覺自己的心口輕鬆了很多,這口氣也順暢了不少,可見功臣之後還是受庇佑的,自己要是不替他們做主,感覺以後自己後半輩子良心都過不去。
因此,瑞王爺又給皇帝上書,將陳尚書一家的處理意見遞交上去,不能因為陳尚書的大兒子死了,這個案子就這麼結束了,陳家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才行。
第二日,朝堂上,皇帝親自下了聖旨,削了陳尚書的所有官職,教子不嚴為禍一方,判處他服勞役三年,大公子死了也不許下葬,亂葬崗是他最終的歸宿。這也順應了陳家的一貫作風,陳夫人服勞役三十年,不許假釋,不許贖金。
意思就是隻要是陳夫人活著,這三十年必須把勞役服完,一天假也不許請,也不接受他家的贖金。
因為國庫空虛,曾經頒布了幾條法規,大意就是犯官家屬可以用銀錢減輕一些懲罰,降低一些刑罰,還有減短一些服役年限等等。
但是這些特權都不許陳夫人用,也就是說陳夫人要實實在在的服滿三十年勞役,就是要她體驗一下人間疾苦,讓她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如果說陳大人還有望活著出來,那麼陳夫人幾乎就沒有活著出來的可能。
何況陳家已經抄家,隻剩下一個官邸,不日也要退還給朝廷的,陳家老太太也不能繼續住在那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