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海防會議後的次日,精力旺盛的老朱又在武英殿召開了一次會議,讓各位公侯和將軍們討論另一件大事--秋操。
老朱早就想準備搞一次全國性的校閱,重點對邊軍各衛的訓練情況進行考核。
隻是因為這兩年西域形勢緊急,西南諸夷叛亂不斷,各邊防衛所疲於奔命,甚至北方諸王護衛和京軍都被遼王裹進了西域戰事,校閱一事隻得無限期推遲。
太子病逝後,藍玉渾水摸魚,騙來多路兵馬打著“勤王”的旗號不宣而至,讓老朱對兒子們也一度疑神疑鬼。
隨著藍玉伏誅,老朱將多位皇子滯留京師,慢慢查清楚了事情真相,這才又重提校閱之事。
但又因太子下葬、遼王成親等一係列事情耽擱,這春操也變成了秋操。而參加校閱的不僅僅有沿邊衛軍,還有部分親王護衛。
老朱之所以遲遲不放遼王回遼東,千方百計把他留在京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讓他幫自己按遼東樣式組織一次秋操。
四年多前,遼王離京,文武百官們觀看了還沒板凳高的小遼王搞那所謂的閱兵式後,大多感覺像是嘩眾取寵。
但是現在,誰都知道遼王練兵,不拘一格;遼王用兵,鬼神莫測。
而且,主持秋操政治風險還很大。
威望不足,難以如臂使指,就會出紕漏,挨板子。威望過高,完好了差事,也會讓皇帝疑心:“這軍隊為什麼這麼聽你的?”
現在老朱重提校閱一事,各位公侯和將軍們沒有東拉西扯,一致推選由遼王具體籌劃此次秋操。
他們心想:“子弄父兵,皇帝總不會疑心了吧?”
遼王於是眾望所歸,不負眾望,不出意料地扛下這個苦差使。
隻是這又苦了遼王。
熟悉遼王護衛那套閱兵和考核之法的張石、朱大能、曹楚材、郭驥等人不在身邊,濮璵又自殺了。他隻好把在老朱身邊當值的平安和俞靖拉過來幫幫忙。
籌備期間,他不僅要分心做好離京準備,還要應付心懷鬼胎、上門打招呼的各位便宜兄弟、侄兒和各都司的將軍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