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朝廷,王府和江南沈家、晉商、徽商三方七家共同入股,共同合作在天山、河西、河湟穀地建設三個馬廠。
朝廷以政策入股,隻管批條子,批準馬廠可以同時專營西北各地的茶鹽、布匹、牧羊、皮革等生意。
王府以護衛兵力入股,充當保鏢,做好安保工作。
商家各出二十萬兩現銀,購買種馬,建設馬廄房屋,雇傭馬僮牧民,負責日常照料。
最後三方共同驗馬分紅,交給朝廷的,留下就是自己的,利潤由王府和商家四、六開。
這是一樁多贏的生意。朝廷是無本萬利,不出一文銀子,三年之後,每年淨落一萬匹軍馬,而且還逐年遞增。
王府也是一本萬利,護衛錢糧本來都是朝廷給的,閒著也是閒著,賺了錢都是自己的。
商家也很高興,有了朝廷的批文,王府作保護傘,足以應對地方有司刁難,順帶震懾沿途各路牛鬼白蛇、山匪水鬼、綠林強盜。西域萬裡將變成經商的一片坦途。
當然,這樁生意看似是朝廷主導,實際是遼王府在運籌帷幄,現在能牽著朝廷鼻子走,去從事讓人鄙夷的商業的,也隻有這個遼王爺了。
談判中,大家都會有意無意地向遼王府讓利。他們主動提出,遼王留在天山和河西的牛馬駱駝等牲畜作價二十萬兩入股,換句話說,遼王府不僅不需要出去護衛,也不需要出一分錢。
沈莊提出,要到武昌和成都開商號、建酒樓,楚、蜀二王代表也極力表示支持。
有了各地王府作後盾,以後看哪個軍爺、地痞還敢吃霸王餐不是!
黃湜又提出,和楚王府在大冶合作建立鐵礦廠,所采礦石就地粗煉後,由水路發往遼東。
這樣楚王每年有了花不完的銀子,可以安安心心當一個富貴王爺,遼東也可以節省數千人力,同時控製一下日益嚴重的渾河汙染問題。
楚王府當然是樂開了花,蜀王府卻有點吃醋。
黃湜隻好耐心解釋:“遼東的釀酒大師現在成了輪台伯,去天山種土豆去了。兩年之後,等遼王從天山召回輪台伯,一定優先與蜀王府合作建立酒廠。”
蜀王府的管家又說道:“釀酒之事可以先擱置一邊,你們先把辣椒賣給我們。”
蜀王自從在上次中秋晚宴上吃了那個小米辣拌的黃瓜和鹵牛肉後,就對這玩意念念不忘,覺得此物有腐朽為神奇的功效,吩咐管家一定要搞到手。
黃湜沒想蜀王看中的竟是這些東西,欣然同意。
喜歡去大明扶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