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景山父子在遼東得到重用,已經成為遼王重視人才的一張名片,不,一個巨大的廣告牌子。
在他的感召下,太醫院又有二十多個太醫以各種借口跑到了遼東。
遼東財大氣粗,二十個針灸銅人模型在遼東各個醫院一擺,成百上千的內地學醫的青年才俊如同看到了大洋彼岸的燈塔一樣,竟然放棄了太醫院組織的考試,慕名跑到遼東來了。
遼東醫師力量已經達到四百多人,還有近千人的後備隊伍。
有了充足的醫生隊伍後,遼王迅速派人在天鵝城、鬆原城和富錦城等非常偏遠的地方又建立了三所醫院,為當地駐軍和部落百姓解決了不少看病難的問題,又有好幾個德高望重的太醫榮升五品醫院院長。就連葛景山另一個兒子葛允恭也得到重用,到鬆原城開醫院去了。
反觀應天的太醫院,現在情況著實有點慘,不僅太醫們快被遼東挖空了,就連後備力量的學生也快被遼王給挖走了。
“陛下,太醫院的人都跑到遼王殿下那裡去了。”
太醫院使孫守真著急上火,趕緊給老朱反應。
老朱問道:“遼王又來挖人了?”
孫守真道:“遼王沒來,但是他把太醫的待遇都提得比指揮使和千戶們一樣高,葛景山以前隻是正六品,遼王直接給他定了正三品。就連葛景山的兒子葛允恭,以前在太醫院隻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吏目,現在呼哧一下竟然和臣平級,也是正五品。”
老朱:“……”
他現在氣得牙癢癢,這臭屁兒子還不是在變相挖朝廷的牆角麼?
但是他又能怎麼辦呢?聽說遼王把遼東整得比蘇杭還富庶,召都召不來。
人不求人一般高,人要求人矮半截。何況他現在還有求於兒子,隻好默認了兒子囂張的挖牆角行為。
不過他也學了兒子一招,將太醫院級彆從正五品提拔到正三品,太醫和學生們的待遇又普遍提高了一些,總算慢慢減緩了人才流失的趨勢。否則,太醫院又要成為遼東醫院的幼兒園了。
除了壯大醫生隊伍外,遼東的醫藥成果很快見到了成果。
沈陽的醫學研究所雖然成立時間不是太長,也先後完成了治療頭疼腦熱、胃疼腹脹、消炎去火、跌打損傷等平日常見疾病的各種中成藥粉劑、湯劑、膏劑和膏藥配方。
其中一些配方是葛景山、李恒等人浸淫已久,自己研究出來的,有的則是遼王從後世抄來的。
遼王又建議葛景山試著把這些中藥配方完全加工成中藥成品,試試治療效果。
幾聲實驗下來,搞得葛景山現在對遼王都有些崇拜,懷疑他是藥神孫思邈的後人,那自稱孫思邈後人的應天太醫院院使孫守真絕對是個冒牌貨。有了這些現成的中成藥,不僅方便了醫生,也方便了許多患者。
遼王府、周王府還有像盛寅這樣有頭腦的醫生,紛紛出資,在沈陽、長春、金州等地建立了一係列藥廠,上馬各種新藥,既救了不少人,大家也掙了不少錢。光是那柴胡退燒顆粒、小兒止咳糖漿、虎骨止痛膏和清涼油都不知要掙多少錢。
這樣一來,遼東的醫藥產業也跟著起來了。
沈陽婦幼醫院建立後,院長杜通主攻兒科,副院長盛寅主攻婦科。在遼王府充足財力的支持下,醫院按後世要求,建立了住院部,床位迅速發展到了五百張,還是供不應求。
塞外民風本來就比內地開放。沈陽婦女慢慢開始習慣上醫院讓男醫生看病了。在醫院生孩子的越來越多,孩子生病也可以及時送醫院救治。
沈陽兩歲以內的嬰兒成活率從以前的不足百分之八十,迅速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基本達到遼王的預期。
不過令遼王沒想到的是,郭愛生下三葫蘆後鬱鬱寡歡,倒變成了個悶葫蘆,沒有沈陽婦幼醫院的杜通和盛寅兩位專家也是束手無策筋,不停地向遼王作檢討。
遼王沒有怪兩位專家。他估計,這就是婦女生產之後比較常見的產後抑鬱症。這個病即使放在後世也是個頑症,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做好陪伴。
他不得不自我安慰,上天就是這樣,給你開了一扇門,有時候也會幫你關上一扇窗戶。
喜歡去大明扶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