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宮的路上,太孫極其自然地拍起了遼王的馬屁“皇叔,你這運籌帷幄,侄兒真是歎為觀止。原先侄兒還納悶你為什麼彆的事兒都急,單單不急於剿滅黃廣哩。原來是等當地土司充分暴露,廣西軍隊從雲南回援,剛好一網打儘,改土歸流。”
遼王裝逼地說道“身為人君,你以後要學會把握關鍵,掌管全局。”
可惜朱允炆聽得朦朦朧朧,並沒有認真揣摩其中的辯證關係,腦子很快跳到另一問題上“不過侄兒還是好奇,鄭國公怎麼會詐死?當年他在龍州逼反土司,自知又闖下大禍,不等皇爺爺治罪,就嚇得畏罪自殺。皇爺爺可是專門派韓觀核實過的。”
遼王問道“你真不知道?”
太孫說道“真不知道。”
遼王說道“常茂詐死在他們這個勳貴圈子早就傳開了。不僅陛下知道,連我在遼東都知道了。”
太孫繼續問道“那皇爺爺為何就此罷休?”
遼王仔細瞅了瞅朱允炆,說道“看來你真不知道。這說兩個問題,一是你和勳貴圈走的有些疏遠,這叫脫離群眾,這樣不好。二是你沒體會到你皇爺爺的良苦用心。傅讓在我那裡,藍春、藍斌也在我那裡,陛下統統知道。但是他老人家為什麼裝聾作啞,你自己琢磨去吧。”
太孫連忙說道“謝謝皇叔提醒。皇爺爺既不想壞了法度,又要念及舊情,不想把事情做絕。”
遼王說道
“大概是這樣吧。這隻是日常小事情,但有時候小事情也要揣摩。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我再問問你,萬一,我說是萬一,張輔到了交趾之後,殺了都指揮使韓觀或者布政使劉顯,你該怎麼辦?”
遼王現在也很想考考便宜侄兒朱允炆,以考促學。
“不會吧?劉顯誌大才疏,性格孤傲,如果壞了交趾大局,張將軍可以便宜行事。可韓指揮之父忠壯侯韓成曾於鄱陽湖大戰時於皇爺爺有救駕活命之恩。韓成戰死之後,韓觀被皇爺爺收為義子,又久鎮廣西,素有威名,深受陛下寵信。二人萬一起衝突……”
太孫越想越害怕,最後說不下去了。
遼王說道“一切皆有可能。你要提前做好準備,免得再出現當年濮璵與藍玉二人相爭的悲劇。可惜啊,如果當時濮璵不死,你又多了一員虎將。”
太孫立刻答道“侄兒明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韓觀好酒貪杯,性格暴躁,不容易相處。侄兒馬上火速派人送信到交趾,命他仍回廣西都司任職,專門負責後勤保障。”
遼王又吩咐道
“還有,黃湜一直想下去,你就讓他下去吧。”
“如果將帥同心,將士用命,這一次平息交趾叛亂和廣西土司叛亂估計要不了三個月時間。你讓黃湜先到廣西主持大局,把改土歸流抓好,作為今後向全國土司推廣的試點。”
“平息土司叛亂後,你把馴象衛解散,安置在邊境各縣屯田。遼東再派人過來援建幾個項目,我把遼東的那個養蜂項目也轉移到廣西來,徹底盤活邊境經濟。”
“這樣一來,萬一邊疆有警,邊境一縣保障之力勝過內地三縣甚至五縣之力,戶部也不會感到十分吃力。”
第二天,遼王又接見了被押送到京城的胡氏父子,詳細了解了交趾的情況和胡氏父子在安南實施的新政。
“胡一元啊,這京城還住得習慣吧?”
“成王敗寇,不已習慣也得習慣。”
“看來你輸得有些不服氣啊。”
“遼東火器,天下無敵,果然名不虛傳。我們父子輸得心服口服。”
“火器嘛,我後麵會和你那天才兒子談。咱們先聊聊你搞的那些新政吧。”
“難得遼王有此閒情逸致。罪臣倒無不可。”
胡一元祖上來自浙江,流落到安南之後,經過幾代奮鬥,出將入相,直到把持安南政權數十年,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胡一元父子敢於和大明叫板,其推行的新政就是其底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