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三月六日,永樂在武英殿召開小朝會,繼續在為大明倒貼工錢開會,掏紙擦屁股。
這一次會議效率極高,很快通過了寧王朱權起草的專門為抗擊帖木兒帝國大明將士製訂的犒賞撫恤章程。
儘管這個標準比遼東軍的標準低多了,但是比朝廷以前的標準又高多了。
到什麼山、唱什麼歌,永樂這時已經決定全麵上交遼東三司,不想再搞什麼一國兩製,也就沒多說什麼,讓兵部儘快執行。
會議又開始討論楊寓起草的軍改方案。
根據楊寓的方案,內地各省隻設立二衛常備軍,分駐省城、重要府城及主要關隘等戰略要地。
實行軍警分開,治安交給巡防營,由當地藩台或府縣長官掌握,其他衛所一律裁撤,軍戶改為民戶,全麵放開軍墾。
各沿邊都司,在設立兩衛常備軍的基礎上,再在戰略要地分設四到六個屯墾衛。東部沿海地區的防倭衛所一律裁撤。
各省都司指揮使要定期進行地區間的輪換。
按照這個方案,大明也就隻需要保留三十多個常備衛,五十多個屯墾衛,全國兵力隻需要維持在五十萬人左右,還是比較符合大明人口實際和經濟實力的。
永樂對這個方案總體上也是滿意的,隻是又以後人的眼光進行了補充
“北平、沈陽、蘭州、武昌、廣州、成都等地要增設一衛常備軍,均由兵部直接掌握,作為各區域機動力量。”
“京城隻設羽林軍四衛和府軍四衛,作為拱衛京師和全國機動兵力。另設一衛巡防營,負責京城治安,由刑部管理,不再納入軍籍,其他各衛一律裁撤。”
“各都司指揮使五年一輪換,京軍諸衛與邊軍骨乾三年一輪換。”
內閣成員們紛紛點頭。這時楊寓欲言又止,囁喏問道“陛下英明,隻是沈陽城……”
永樂卻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說道
“不要支支吾吾,你不就是想說遼東特殊嗎?”
“朕本來是要把遼東都司也改成行省,與各省一視同仁的。你們這些大臣啊,非要搞什麼爭國本,逼得朕立了遼王,現在又整出個新的遼藩來。唉……”
他很快把遼東現狀的責任推到內閣身上,長歎一口氣。
不過這也是實情。
楊寓也是在前段時間的聯名狀上簽過名的,自知理虧,不敢再言聲。
又過了一會,永樂思考再三,說道“朕不能朝令夕改,改革也不能過激。遼東三都司和西域兩都司情況特殊,再過三年,交由兵部統一管理。你們看怎麼樣?”
寧王連忙說道“陛下所慮,最為妥當。隻是軍械一項,至關重要,遠甚於糧草。臣懇請將地方各衛軍械所均收歸兵部,除京城、沈陽、蘭州外,隻需在廣州再設一處,集中打造、供應軍械。”
永樂對寧王輕輕點了點頭,算是表示同意。
過了一會兒,永樂又說道“以後你們討論國事,就要學習寧王和士奇先生,學會幫朕解決問題,而不是給朕提出問題。”
他對二人予以旗幟鮮明的表揚,想在君臣之中樹立一個好的導向。
但是,他哪裡知道,寧王此時已經有了一個小想法,想依托廣州,厲兵秣馬,再次收複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