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首領回來了,帶著願意跟著他走的鄉人。
十二個。
“王三爺好手段。”流民首領有氣無力的拱手道,“三言兩語,散了我幾百人手。”
“沒事。”王三笑道,“往南走,遍地都是流民,你們很快就能重新聚攏足夠多的人力。大明如今崩潰在即,一場大旱,遍地餓殍,他們亟需你的拯救。”
流民首領臉黑了幾度,但很快歎息道:“多謝三爺不殺之恩。”
“大同軍不會濫殺無辜。”王三微微搖頭,“隻要爾不與我為敵,他日也是有相當機會,一並反明。”
“那麼告辭。”流民首領轉身前頓了一下道,“在下夏古,若是他日遇見,三爺有需求,大可開口。山水有相逢,告辭。”
他一走,王三就看向了其他人。
“那麼諸位,你們的決斷呢?是去,是留?”
這些人一個兩個都凝重了臉色。
從剛才兩人簡短交流來看,流民之中真正願意跟著他們走的,隻怕隻有一兩個腹心,如果一些個人魅力好的,可能能帶走幾十上百人,但剩下的更多還是選擇肉眼可見的安穩生活。
前途不明的情況下,眼前的許諾,或許就是他們的容身機會。
所以,一些人已經明白了,為什麼王三一定要那些流民自己做出選擇。
不僅僅是瓦解他們,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一點,趨利避害,天性如此,你就算想要扭轉乾坤,前提是你有這個實力。
最終,有人站起來說:“我有親人在西安府,想去投奔,還請三爺成全。”
“可以。”王三並沒有拒絕,讓人送他們去通知自己的手下。
剩下的一些人選擇留下,但不想從軍,王三也應下,不過卻將他們單獨編成建設兵團的一員,讓他們負責暫時充當民夫。
這些頭目也很識趣。
王三說自願,說動員,那都是針對普通民眾的。
也僅限普通民眾。
但頭目們也都清楚,他們沒得選,必須充任。
當然也由於一些選擇搏命的,進了軍隊,王三重新擴增了一個新的千戶,將跟著過來的王渠升遷成為合陽守備千戶,掛試千戶銜,將這些人交給他管理。
王渠也就成了王家人中,有一個新上位的領兵千戶。
於是又忙活了一天多,送走的送走,招納的招納,整編的整編,五千人的流民團隊,立刻就變成了守備千戶一千一百多人。
建設兵團三千多人。
騎兵千戶增長到五百三十六人。
王三的彆部千戶也新一輪的擴編,漲到六百。
整體實力擴張之後,王三立刻安排建設兵團,就地整備軍營,建立隔離區,將韓老醫的徒弟,李誌請來,擔任自己的軍醫百戶,開始甄彆與搜羅本地流民之中,懂得醫理、土方的中老年,開始新一輪的實踐與擴編。
一時間,混亂無序,變得井井有條。
整個營寨快速擴張了三倍,看得守在縣城的武舉王文昌人都有點發懵。
“怎麼回事?我才回去休養了兩天,怎麼下邊就變成這模樣了!”
舉著單筒望遠鏡,王文昌的臉色都變得激烈了幾分。
他的身邊,有一個青年,也是好奇的看著城下。
相比較之前的混亂,現在城外敵人營寨,隻用了幾日之間,重新完成了分化。並且還在打造一些特殊的塔樓。
並且將附近的水引來,直接穿過營寨衝入金水溝內。
顯然,對手換了新人,並且還是一個會整頓營寨的人。
之前王文昌還想著安排幾個人過去放火,這幾天一邊修養上次跟馬元利交手時,不慎被打中的小腿淤青,一邊挑選了一些好手,訓練起來,準備等自己修養好了,就跑來劫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