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利抓著丁原的手,笑嗬嗬。
丁原則是沉寂了許久,接著笑道:“哈哈,想我半生修學,竟然不如君之澄澈。”
“非先生之過,是有人阻塞天下變易,所以我們應時而生,應運而起,陝西接下來,將到處都是民變。我大同軍必能護諸位於一隅,有諸位加入也必然能不斷強壯,終將平定天下!
那句話怎麼說……繼往開來!”
“繼往開來!”丁原也握緊了馬元利的手,語氣也堅定了幾分。
橫渠四句,關學遺澤,陝西的讀書人,並不陌生!
但此時的關學,其實已經和理學融合了。
陝西西安府長安縣的馮從吾,就是明代關學把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融合的集大成者,並是東林黨在西北的領袖。
不過,此時的馮從吾,去世數月。
他一死,崇禎年的閹黨倒台後的利益大分配,就沒有多少陝西本地士紳的機會了。
陝西也將之間明末大起義而徹底喪失在大明的政治權力。
畢竟,隻要剿不滅本地匪患,就得招客兵來。
但客兵,那是來發財的,兵過如篦也不是說說的,陝西生態徹底被摧毀之後,這些人中就會有人來保證他們的利益,會有多少可以拉攏的對象?
那就不得而知了。
總的來說,有了丁原的加入,馬元利帶著一張活地圖,很快就被引著攻入大馬村。
大馬村是韓城與合陽之間一座專營馬匹貿易的據點。
明代的軍馬供應點,一直都是甘肅,所以甘肅的馬到了大荔下船,然後分流,一部分北走到大馬村,然後過石崖,抵達韓城,從韓城坐船直接進入河津,然後供給山西衛所使用。
另一部分東出潼關,進入中原再分流。
所以大馬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群以本地飼養馬匹的馬戶結成的村莊。
但最近衰弱了很多,這裡原本是一片草原,巔峰的時候,圈禁了三五千匹馬,後來因為草場退化和開墾,以及馬戶逃亡的緣故,隻剩下三五百匹的分量。
但一半以上,都是軍用馬,質量上肯定比民間駑馬好太多了。
所以,丁原提議,先克此地,更換好馬,再繼續攻打其他地方。
大馬村的消息,馬元利也有所了解,於是稍作思考,也不拒絕。
決定先克之。
大馬村那邊根本不知道馬元利來了,丁原一下突入,本地的商行老板們都呆住了。
雖然有幾個趁亂跑了。但大體上還是被控製下來。
“這位大王,馬可以贈予大王,但可否讓我等返鄉。”
一個太原口音的人,帶著緊張與期待,小心翼翼的對馬元利說。
馬元利正在清點本地的馬匹,然後拍了拍一兩頭最好的,略顯失望。
並不是什麼千裡駒,雖然也是軍馬行列,但隻有幾匹質量尚佳的種馬沒有閹割,其他的都被閹割掉了。
顯然,本地人馬場,還在考慮繁育。
聽到這話,馬元利神情收回,淡淡一笑:“不考慮留在大同軍?我的人,應該跟你們說過,大同軍內,商人也可以出任官職。”
“這個……”這人吞咽了一下口水,雖然很心動,但大同軍始終是賊子,他們不想死。
“行吧,看你們也沒幾個爽利的,讓人給他們寫借條,拿上借條。等哪天我們打出去了,凡是拿著借條的人來找我大同軍,問你們借多少,我們連本帶利還給你。”
馬元利讓人給了借條,還有銀子。
然後還要他們報一下大體的居住地跟家庭情況。
你不報,那他就不放你走。
於是,這群人隻能自認倒黴,將地址和借條拿走,雖然還被贈予了一些食物和銀子,但也代表了他們的家產沒了。
不過,也有人選擇留下來,因為他們來跑馬市的錢都是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