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潼縣。
王高抓了抓胡亂綁起來的頭發,胡子拉碴,雙眸都是血絲,完全一副沒有睡醒的模樣。
他的麾下,幾個穿著道袍的讀書人,也都無奈的看著他。
所謂道袍,並不是道士的袍服,而是明代嘉靖年開始流行一種寬袍大袖。
屬於讀書人日常裝束的一部分。
“千戶,外邊來了一隊從富平縣過來的人,說是王三爺的麾下。這兩日,王三爺應該就會過來,讓我們籌備一批糧草,他們聽說了臨潼問題頗多,所以會先來幫咱們解決了一下。”
一個壯漢走了進來,看到了這群讀書人的時候,臉上閃過不滿。
王高是簡直病急亂投醫了。
這群讀書人有幾個有本事的?
一個兩個不是來混,就是充當探子的,真的沒幾個對王高真心效忠的。
但王高也沒辦法,沒有接觸這些讀書人,他甚至沒辦法穩定整個臨潼縣。
眼下聽到了王三即將抵達的消息,王高像是鬆了一口氣:“好好好!立刻安排。”
“等等!”
就在王高的手下準備行動時,一個中年讀書人叫停了眼前的動作:“千戶,我軍糧草本就不足,現在調走一批,隻怕會影響冬日百姓的生存所需。
不如寫封信與王三爺知悉,請王三爺從富平乃至蒲城調遣糧草。”
“這……”王高抓了抓頭發,他確實想起來,臨潼這邊的糧草,大部分都調往了高陵縣。
不然高陵縣這麼多人,人吃馬嚼,沒有糧草供應隻怕得出大事。
現在要是調去一批,問題隻會不少。
“你們這群窮酸,少在這裡廢話!王三爺馬上就要去接王二爺的軍隊,你們現在不給糧草,是想著逼我大兄徹底自絕大同軍嗎?”
之前說話的手下,忍不住起身厲喝。
此言一出,讀書人們的臉色微變,王高卻像是才反應過來,神情也肅穆了幾分:“對,差點忘了正事。
王三爺不能得罪。
這件事你來。”
王高看向自己這個同族兄弟,名喚王普,早年家裡出去外邊當行腳商,他從六歲開始就跟父親在外邊做買賣,一直到了十五那年,他爹因為一場劫掠,被盜匪殺死,他才艱難的逃回來。
幸虧他爹比較穩妥,沒有借高利貸,但他回來,也免不了家產受到覬覦。
於是,王普思前想後,將家裡藏的本錢取出來,資助了王高廝混。
要說王高在蒲城的威望很高,但背後的股東之一,就有王普,隻是他一直給自己的定位是打下手,所以並沒有站在台前。
但現在,乾切了王普的利益,他不可能再也不做。
於是,終於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站出來,然後目光掃過這些讀書人:“大兄,王三爺要來的消息,還是要警惕傳出去。
為了保證大家夥的安全,除了行動的弟兄之外,其他的都留在衙門裡。
等王三爺來了,接管了臨潼縣,咱們也能從臨潼這片泥潭裡脫身。
到時候跟王三爺表個態,咱們去黃龍山內幾個縣補個缺,也算是功成身退。
再也不用跟現在一樣,每天滿腦子都是難處。”
“對!阿普你說的對!”王高心動了,他真的能明曉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