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誌和依舊嗬嗬笑,反正他不信這家夥的話。
“閩地擲杯的規矩我還是懂的。也不知道你們用了多少次,才擲出九杯。但不管如何,你們既然選擇用我的路入局,就做好準備陷在裡頭。
王三不是尋常人,他太冷了,而且相當多疑。隻是他會克製,但翻臉的時候,也必然是最快的。”
“你這個一直遊方、占卜,能測算未來的人,居然這麼怕他?”
聽到這人的嗤笑,張誌和微微搖頭:“我的占卜,看麵相,用的是醫理、時局,然後佐一些麵相經書。除了真的是意興所致,不然我占卜的那些人,又有幾個不是我多方踩點,收集,整理,推演出來的?
我本來算他王二能鬨個三五年,不曾想王二身邊有一個王三。
我說他開竅,隻是為了搪塞王二,同時攛掇他起來鬨事,好引爆整個陝北,然後再從其中尋找一個合適的人。
但沒想到我隨口的一句話,反而成了王三奠定軍中威望的機會。
這個王三,隻怕不止開竅這麼簡單。
算不透他,隻是到他對人間世有自己獨到看法。
所以,我現在開始研究他,也需要你的手下幫助。”
來人點了點頭,他並沒有拒絕,也知道眼前的家夥,是靠什麼在裝神弄鬼的。
沒有他的堂口,海量的信息支撐,怎麼可能搞起來這麼大的威名。
甚至他早年闖蕩群山,沒有被匪徒扣下來,也是他有人在幫襯他。
沒人幫襯,哪怕他是道士打扮,早死了不知多少次了。
“喏,必要的時候,拿著令牌,去福建人開的酒樓內。我家的人,已經摸進了洪承疇的家族,東西亮了,他家就會接你。不過,非必要不要用,最好是用完之後,就能直接將洪家的勢力,從陝西拔出,不然我擔心影響我在福建的底蘊。”
張誌和拿走了令牌,這人道了一句告辭,又翻窗走了。
而張誌和隻是皺眉片刻,看著眼前的令牌,是一個“洪”字篆文:“福建人都忍不住開始入局了啊。看來這些年福建發展如火如荼,這群閩地士族,快要憋不住了。”
天下要亂,從魏忠賢要求天下人立生祠開始,就已經有不少高門大戶,就發現了端倪。
但,這一次南贛起義,餘波擴散到了福建。
福建士族已經感受到了威脅,他們開始在兩京一十三省內,物色出路和代理人。
各家各有盤算。
隆慶開海之後的福建,商事貿易,富了一大批人,也讓這群人開始越發注重爭奪中樞權位,來匹配他們現在的地位。
但很可惜,之前的魏忠賢作為天啟的刀,擋住了太多人的路。
張誌和歎息一聲,收了令牌:“隻怕,你們的如意算盤,遇到了王三,也得落空。他要的,太多了。你們給不起這個價。”過了一會兒,王信回來:“三叔,這個張誌和,隻怕沒有這麼簡單。”
王信跟王三說了一下他探聽到的消息,得知了從五年前開始,張誌和就一直在附近的山寨內,給土匪們當遊方郎中。
王三點了點頭:“好,暫時不必安排人盯著他,他與我們暫且同道而行。”
“是。”
“去,安排人準備一下稱王需要的典儀……崇禎二年,該變成新順元年了。”
王信躬身離開。
……
夜裡,張誌和正撐著下巴,在燈下看書。
片刻,一道陰影從窗外躍進來,然後緩緩關上窗戶。
“你還是一如既往喜歡翻窗。”張誌和翻頁,頭也不抬。
這道陰影隻是略微停滯,接著古怪道:“那個王三居然對你如此的信任?一個監視的人都沒有,附近的,全是明廷或者其他人的細作。”
“他可不信我。”張誌和略微沉默,接著苦笑起來,“他是一個自負的人,信的隻有他的綱領和利益。
人心,他不屑知道,也不屑理解。
所有人的關係,最後都被他歸結為——利益鏈接。”
書被張誌和放下,他終於抬頭。
來人隻是看了一眼書頁的內容,臉頰微微抽搐:“半年前就給你的大同論,你居然現在才看?”
“嗯。”張誌和隨意的應著,“看太多了,今天我就可能在他眼底,成為敵人。自古,道統不假於人手。他說邀天下人共同譜寫大同,但在我眼底,分明就是引人上鉤。”
“嘖嘖,這麼看來,他其實已經做好準備,等待咱們出沒了。”
“今天給我泡茶,用的是閩地的泡茶法。但我查過他,他這一輩子,都不曾走出過陝西半步,怎麼可能會閩地的泡法?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
“真佛降世?”來人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張誌和嗤笑道:“他就算降世,也是人間魔主,這種人殺氣太重了。兩千萬人命,在他嘴裡,隻是可以付出的代價,你敢合作?”
這人低著眉眼,不知道想什麼,片刻才道:“但入了天下局的諸般人物中,隻有他了。奪天王敗了,我們的人,已經散入江南群山之間。”
張誌和歎息著:“你們還真是逮誰反誰。”
“隻要日子能過,誰願意提著腦袋彆褲腰子上?”這人嗬嗬兩聲,“反正我不知道你這一脈怎麼想,但無生老母,真空家鄉的傳承,不能在我這裡斷絕。
明明上帝無量清虛至尊至聖三界十方萬靈真宰,已經應了我擲的杯。
九杯皆聖。”
張誌和依舊嗬嗬笑,反正他不信這家夥的話。
“閩地擲杯的規矩我還是懂的。也不知道你們用了多少次,才擲出九杯。但不管如何,你們既然選擇用我的路入局,就做好準備陷在裡頭。
王三不是尋常人,他太冷了,而且相當多疑。隻是他會克製,但翻臉的時候,也必然是最快的。”
“你這個一直遊方、占卜,能測算未來的人,居然這麼怕他?”
聽到這人的嗤笑,張誌和微微搖頭:“我的占卜,看麵相,用的是醫理、時局,然後佐一些麵相經書。除了真的是意興所致,不然我占卜的那些人,又有幾個不是我多方踩點,收集,整理,推演出來的?
我本來算他王二能鬨個三五年,不曾想王二身邊有一個王三。
我說他開竅,隻是為了搪塞王二,同時攛掇他起來鬨事,好引爆整個陝北,然後再從其中尋找一個合適的人。
但沒想到我隨口的一句話,反而成了王三奠定軍中威望的機會。
這個王三,隻怕不止開竅這麼簡單。
算不透他,隻是到他對人間世有自己獨到看法。
所以,我現在開始研究他,也需要你的手下幫助。”
來人點了點頭,他並沒有拒絕,也知道眼前的家夥,是靠什麼在裝神弄鬼的。
沒有他的堂口,海量的信息支撐,怎麼可能搞起來這麼大的威名。
甚至他早年闖蕩群山,沒有被匪徒扣下來,也是他有人在幫襯他。
沒人幫襯,哪怕他是道士打扮,早死了不知多少次了。
“喏,必要的時候,拿著令牌,去福建人開的酒樓內。我家的人,已經摸進了洪承疇的家族,東西亮了,他家就會接你。不過,非必要不要用,最好是用完之後,就能直接將洪家的勢力,從陝西拔出,不然我擔心影響我在福建的底蘊。”
張誌和拿走了令牌,這人道了一句告辭,又翻窗走了。
而張誌和隻是皺眉片刻,看著眼前的令牌,是一個“洪”字篆文:“福建人都忍不住開始入局了啊。看來這些年福建發展如火如荼,這群閩地士族,快要憋不住了。”
天下要亂,從魏忠賢要求天下人立生祠開始,就已經有不少高門大戶,就發現了端倪。
但,這一次南贛起義,餘波擴散到了福建。
福建士族已經感受到了威脅,他們開始在兩京一十三省內,物色出路和代理人。
各家各有盤算。
隆慶開海之後的福建,商事貿易,富了一大批人,也讓這群人開始越發注重爭奪中樞權位,來匹配他們現在的地位。
但很可惜,之前的魏忠賢作為天啟的刀,擋住了太多人的路。
張誌和歎息一聲,收了令牌:“隻怕,你們的如意算盤,遇到了王三,也得落空。他要的,太多了。你們給不起這個價。”過了一會兒,王信回來:“三叔,這個張誌和,隻怕沒有這麼簡單。”
王信跟王三說了一下他探聽到的消息,得知了從五年前開始,張誌和就一直在附近的山寨內,給土匪們當遊方郎中。
王三點了點頭:“好,暫時不必安排人盯著他,他與我們暫且同道而行。”
“是。”
“去,安排人準備一下稱王需要的典儀……崇禎二年,該變成新順元年了。”
王信躬身離開。
……
夜裡,張誌和正撐著下巴,在燈下看書。
片刻,一道陰影從窗外躍進來,然後緩緩關上窗戶。
“你還是一如既往喜歡翻窗。”張誌和翻頁,頭也不抬。
這道陰影隻是略微停滯,接著古怪道:“那個王三居然對你如此的信任?一個監視的人都沒有,附近的,全是明廷或者其他人的細作。”
“他可不信我。”張誌和略微沉默,接著苦笑起來,“他是一個自負的人,信的隻有他的綱領和利益。
人心,他不屑知道,也不屑理解。
所有人的關係,最後都被他歸結為——利益鏈接。”
書被張誌和放下,他終於抬頭。
來人隻是看了一眼書頁的內容,臉頰微微抽搐:“半年前就給你的大同論,你居然現在才看?”
“嗯。”張誌和隨意的應著,“看太多了,今天我就可能在他眼底,成為敵人。自古,道統不假於人手。他說邀天下人共同譜寫大同,但在我眼底,分明就是引人上鉤。”
“嘖嘖,這麼看來,他其實已經做好準備,等待咱們出沒了。”
“今天給我泡茶,用的是閩地的泡茶法。但我查過他,他這一輩子,都不曾走出過陝西半步,怎麼可能會閩地的泡法?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
“真佛降世?”來人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張誌和嗤笑道:“他就算降世,也是人間魔主,這種人殺氣太重了。兩千萬人命,在他嘴裡,隻是可以付出的代價,你敢合作?”
這人低著眉眼,不知道想什麼,片刻才道:“但入了天下局的諸般人物中,隻有他了。奪天王敗了,我們的人,已經散入江南群山之間。”
張誌和歎息著:“你們還真是逮誰反誰。”
“隻要日子能過,誰願意提著腦袋彆褲腰子上?”這人嗬嗬兩聲,“反正我不知道你這一脈怎麼想,但無生老母,真空家鄉的傳承,不能在我這裡斷絕。
明明上帝無量清虛至尊至聖三界十方萬靈真宰,已經應了我擲的杯。
九杯皆聖。”
張誌和依舊嗬嗬笑,反正他不信這家夥的話。
“閩地擲杯的規矩我還是懂的。也不知道你們用了多少次,才擲出九杯。但不管如何,你們既然選擇用我的路入局,就做好準備陷在裡頭。
王三不是尋常人,他太冷了,而且相當多疑。隻是他會克製,但翻臉的時候,也必然是最快的。”
“你這個一直遊方、占卜,能測算未來的人,居然這麼怕他?”
聽到這人的嗤笑,張誌和微微搖頭:“我的占卜,看麵相,用的是醫理、時局,然後佐一些麵相經書。除了真的是意興所致,不然我占卜的那些人,又有幾個不是我多方踩點,收集,整理,推演出來的?
我本來算他王二能鬨個三五年,不曾想王二身邊有一個王三。
我說他開竅,隻是為了搪塞王二,同時攛掇他起來鬨事,好引爆整個陝北,然後再從其中尋找一個合適的人。
但沒想到我隨口的一句話,反而成了王三奠定軍中威望的機會。
這個王三,隻怕不止開竅這麼簡單。
算不透他,隻是到他對人間世有自己獨到看法。
所以,我現在開始研究他,也需要你的手下幫助。”
來人點了點頭,他並沒有拒絕,也知道眼前的家夥,是靠什麼在裝神弄鬼的。
沒有他的堂口,海量的信息支撐,怎麼可能搞起來這麼大的威名。
甚至他早年闖蕩群山,沒有被匪徒扣下來,也是他有人在幫襯他。
沒人幫襯,哪怕他是道士打扮,早死了不知多少次了。
“喏,必要的時候,拿著令牌,去福建人開的酒樓內。我家的人,已經摸進了洪承疇的家族,東西亮了,他家就會接你。不過,非必要不要用,最好是用完之後,就能直接將洪家的勢力,從陝西拔出,不然我擔心影響我在福建的底蘊。”
張誌和拿走了令牌,這人道了一句告辭,又翻窗走了。
而張誌和隻是皺眉片刻,看著眼前的令牌,是一個“洪”字篆文:“福建人都忍不住開始入局了啊。看來這些年福建發展如火如荼,這群閩地士族,快要憋不住了。”
天下要亂,從魏忠賢要求天下人立生祠開始,就已經有不少高門大戶,就發現了端倪。
但,這一次南贛起義,餘波擴散到了福建。
福建士族已經感受到了威脅,他們開始在兩京一十三省內,物色出路和代理人。
各家各有盤算。
隆慶開海之後的福建,商事貿易,富了一大批人,也讓這群人開始越發注重爭奪中樞權位,來匹配他們現在的地位。
但很可惜,之前的魏忠賢作為天啟的刀,擋住了太多人的路。
張誌和歎息一聲,收了令牌:“隻怕,你們的如意算盤,遇到了王三,也得落空。他要的,太多了。你們給不起這個價。”過了一會兒,王信回來:“三叔,這個張誌和,隻怕沒有這麼簡單。”
王信跟王三說了一下他探聽到的消息,得知了從五年前開始,張誌和就一直在附近的山寨內,給土匪們當遊方郎中。
王三點了點頭:“好,暫時不必安排人盯著他,他與我們暫且同道而行。”
“是。”
“去,安排人準備一下稱王需要的典儀……崇禎二年,該變成新順元年了。”
王信躬身離開。
……
夜裡,張誌和正撐著下巴,在燈下看書。
片刻,一道陰影從窗外躍進來,然後緩緩關上窗戶。
“你還是一如既往喜歡翻窗。”張誌和翻頁,頭也不抬。
這道陰影隻是略微停滯,接著古怪道:“那個王三居然對你如此的信任?一個監視的人都沒有,附近的,全是明廷或者其他人的細作。”
“他可不信我。”張誌和略微沉默,接著苦笑起來,“他是一個自負的人,信的隻有他的綱領和利益。
人心,他不屑知道,也不屑理解。
所有人的關係,最後都被他歸結為——利益鏈接。”
書被張誌和放下,他終於抬頭。
來人隻是看了一眼書頁的內容,臉頰微微抽搐:“半年前就給你的大同論,你居然現在才看?”
“嗯。”張誌和隨意的應著,“看太多了,今天我就可能在他眼底,成為敵人。自古,道統不假於人手。他說邀天下人共同譜寫大同,但在我眼底,分明就是引人上鉤。”
“嘖嘖,這麼看來,他其實已經做好準備,等待咱們出沒了。”
“今天給我泡茶,用的是閩地的泡茶法。但我查過他,他這一輩子,都不曾走出過陝西半步,怎麼可能會閩地的泡法?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
“真佛降世?”來人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張誌和嗤笑道:“他就算降世,也是人間魔主,這種人殺氣太重了。兩千萬人命,在他嘴裡,隻是可以付出的代價,你敢合作?”
這人低著眉眼,不知道想什麼,片刻才道:“但入了天下局的諸般人物中,隻有他了。奪天王敗了,我們的人,已經散入江南群山之間。”
張誌和歎息著:“你們還真是逮誰反誰。”
“隻要日子能過,誰願意提著腦袋彆褲腰子上?”這人嗬嗬兩聲,“反正我不知道你這一脈怎麼想,但無生老母,真空家鄉的傳承,不能在我這裡斷絕。
明明上帝無量清虛至尊至聖三界十方萬靈真宰,已經應了我擲的杯。
九杯皆聖。”
張誌和依舊嗬嗬笑,反正他不信這家夥的話。
“閩地擲杯的規矩我還是懂的。也不知道你們用了多少次,才擲出九杯。但不管如何,你們既然選擇用我的路入局,就做好準備陷在裡頭。
王三不是尋常人,他太冷了,而且相當多疑。隻是他會克製,但翻臉的時候,也必然是最快的。”
“你這個一直遊方、占卜,能測算未來的人,居然這麼怕他?”
聽到這人的嗤笑,張誌和微微搖頭:“我的占卜,看麵相,用的是醫理、時局,然後佐一些麵相經書。除了真的是意興所致,不然我占卜的那些人,又有幾個不是我多方踩點,收集,整理,推演出來的?
我本來算他王二能鬨個三五年,不曾想王二身邊有一個王三。
我說他開竅,隻是為了搪塞王二,同時攛掇他起來鬨事,好引爆整個陝北,然後再從其中尋找一個合適的人。
但沒想到我隨口的一句話,反而成了王三奠定軍中威望的機會。
這個王三,隻怕不止開竅這麼簡單。
算不透他,隻是到他對人間世有自己獨到看法。
所以,我現在開始研究他,也需要你的手下幫助。”
來人點了點頭,他並沒有拒絕,也知道眼前的家夥,是靠什麼在裝神弄鬼的。
沒有他的堂口,海量的信息支撐,怎麼可能搞起來這麼大的威名。
甚至他早年闖蕩群山,沒有被匪徒扣下來,也是他有人在幫襯他。
沒人幫襯,哪怕他是道士打扮,早死了不知多少次了。
“喏,必要的時候,拿著令牌,去福建人開的酒樓內。我家的人,已經摸進了洪承疇的家族,東西亮了,他家就會接你。不過,非必要不要用,最好是用完之後,就能直接將洪家的勢力,從陝西拔出,不然我擔心影響我在福建的底蘊。”
張誌和拿走了令牌,這人道了一句告辭,又翻窗走了。
而張誌和隻是皺眉片刻,看著眼前的令牌,是一個“洪”字篆文:“福建人都忍不住開始入局了啊。看來這些年福建發展如火如荼,這群閩地士族,快要憋不住了。”
天下要亂,從魏忠賢要求天下人立生祠開始,就已經有不少高門大戶,就發現了端倪。
但,這一次南贛起義,餘波擴散到了福建。
福建士族已經感受到了威脅,他們開始在兩京一十三省內,物色出路和代理人。
各家各有盤算。
隆慶開海之後的福建,商事貿易,富了一大批人,也讓這群人開始越發注重爭奪中樞權位,來匹配他們現在的地位。
但很可惜,之前的魏忠賢作為天啟的刀,擋住了太多人的路。
張誌和歎息一聲,收了令牌:“隻怕,你們的如意算盤,遇到了王三,也得落空。他要的,太多了。你們給不起這個價。”過了一會兒,王信回來:“三叔,這個張誌和,隻怕沒有這麼簡單。”
王信跟王三說了一下他探聽到的消息,得知了從五年前開始,張誌和就一直在附近的山寨內,給土匪們當遊方郎中。
王三點了點頭:“好,暫時不必安排人盯著他,他與我們暫且同道而行。”
“是。”
“去,安排人準備一下稱王需要的典儀……崇禎二年,該變成新順元年了。”
王信躬身離開。
……
夜裡,張誌和正撐著下巴,在燈下看書。
片刻,一道陰影從窗外躍進來,然後緩緩關上窗戶。
“你還是一如既往喜歡翻窗。”張誌和翻頁,頭也不抬。
這道陰影隻是略微停滯,接著古怪道:“那個王三居然對你如此的信任?一個監視的人都沒有,附近的,全是明廷或者其他人的細作。”
“他可不信我。”張誌和略微沉默,接著苦笑起來,“他是一個自負的人,信的隻有他的綱領和利益。
人心,他不屑知道,也不屑理解。
所有人的關係,最後都被他歸結為——利益鏈接。”
書被張誌和放下,他終於抬頭。
來人隻是看了一眼書頁的內容,臉頰微微抽搐:“半年前就給你的大同論,你居然現在才看?”
“嗯。”張誌和隨意的應著,“看太多了,今天我就可能在他眼底,成為敵人。自古,道統不假於人手。他說邀天下人共同譜寫大同,但在我眼底,分明就是引人上鉤。”
“嘖嘖,這麼看來,他其實已經做好準備,等待咱們出沒了。”
“今天給我泡茶,用的是閩地的泡茶法。但我查過他,他這一輩子,都不曾走出過陝西半步,怎麼可能會閩地的泡法?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
“真佛降世?”來人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張誌和嗤笑道:“他就算降世,也是人間魔主,這種人殺氣太重了。兩千萬人命,在他嘴裡,隻是可以付出的代價,你敢合作?”
這人低著眉眼,不知道想什麼,片刻才道:“但入了天下局的諸般人物中,隻有他了。奪天王敗了,我們的人,已經散入江南群山之間。”
張誌和歎息著:“你們還真是逮誰反誰。”
“隻要日子能過,誰願意提著腦袋彆褲腰子上?”這人嗬嗬兩聲,“反正我不知道你這一脈怎麼想,但無生老母,真空家鄉的傳承,不能在我這裡斷絕。
明明上帝無量清虛至尊至聖三界十方萬靈真宰,已經應了我擲的杯。
九杯皆聖。”
張誌和依舊嗬嗬笑,反正他不信這家夥的話。
“閩地擲杯的規矩我還是懂的。也不知道你們用了多少次,才擲出九杯。但不管如何,你們既然選擇用我的路入局,就做好準備陷在裡頭。
王三不是尋常人,他太冷了,而且相當多疑。隻是他會克製,但翻臉的時候,也必然是最快的。”
“你這個一直遊方、占卜,能測算未來的人,居然這麼怕他?”
聽到這人的嗤笑,張誌和微微搖頭:“我的占卜,看麵相,用的是醫理、時局,然後佐一些麵相經書。除了真的是意興所致,不然我占卜的那些人,又有幾個不是我多方踩點,收集,整理,推演出來的?
我本來算他王二能鬨個三五年,不曾想王二身邊有一個王三。
我說他開竅,隻是為了搪塞王二,同時攛掇他起來鬨事,好引爆整個陝北,然後再從其中尋找一個合適的人。
但沒想到我隨口的一句話,反而成了王三奠定軍中威望的機會。
這個王三,隻怕不止開竅這麼簡單。
算不透他,隻是到他對人間世有自己獨到看法。
所以,我現在開始研究他,也需要你的手下幫助。”
來人點了點頭,他並沒有拒絕,也知道眼前的家夥,是靠什麼在裝神弄鬼的。
沒有他的堂口,海量的信息支撐,怎麼可能搞起來這麼大的威名。
甚至他早年闖蕩群山,沒有被匪徒扣下來,也是他有人在幫襯他。
沒人幫襯,哪怕他是道士打扮,早死了不知多少次了。
“喏,必要的時候,拿著令牌,去福建人開的酒樓內。我家的人,已經摸進了洪承疇的家族,東西亮了,他家就會接你。不過,非必要不要用,最好是用完之後,就能直接將洪家的勢力,從陝西拔出,不然我擔心影響我在福建的底蘊。”
張誌和拿走了令牌,這人道了一句告辭,又翻窗走了。
而張誌和隻是皺眉片刻,看著眼前的令牌,是一個“洪”字篆文:“福建人都忍不住開始入局了啊。看來這些年福建發展如火如荼,這群閩地士族,快要憋不住了。”
天下要亂,從魏忠賢要求天下人立生祠開始,就已經有不少高門大戶,就發現了端倪。
但,這一次南贛起義,餘波擴散到了福建。
福建士族已經感受到了威脅,他們開始在兩京一十三省內,物色出路和代理人。
各家各有盤算。
隆慶開海之後的福建,商事貿易,富了一大批人,也讓這群人開始越發注重爭奪中樞權位,來匹配他們現在的地位。
但很可惜,之前的魏忠賢作為天啟的刀,擋住了太多人的路。
張誌和歎息一聲,收了令牌:“隻怕,你們的如意算盤,遇到了王三,也得落空。他要的,太多了。你們給不起這個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