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能看出來,陝西有兵災;大家也能看出來,同賊沒有想象的弱,嘴上說說可以,真要他們上,他們就是裝死不認,或者讓小輩上來嘴炮,反正德高望重的清流,就是不上。
然後崇禎一看,你們都不上,那我選一些人。
立刻就被反對,認為崇禎給選的人權利太多了,他們到地方還不得招兵買馬,到時候對他們這些士大夫來說,都是威脅。
當然,士大夫們給出的理由冠冕堂皇。
朝廷沒錢啊!
哪怕崇禎在元年的時候,就把驛站給撤了!
結果財政狀況,還是沒有好轉。
但這群老頭兒還是陰損的,為了讓崇禎自己選擇放棄。
於是他們說,想要剿匪,可以加派剿餉。
如果加派,那對於皇帝的名聲……
現在的崇禎,終究還是年輕,好名的年紀,怎可能自毀聲名?
所以,在沉思之後,崇禎還是決定,原地提拔。
之前潼關衛遊擊將軍高從龍,被王二擊敗之後,且戰且退至潼關。
當然,這隻是高從龍的自稱,實際上他是被王伊擊敗的,直接從山裡往南跑,王三都控製了韓城的時候,愣是沒發現他跑過的痕跡。
現在,他就地升為潼關鎮總兵。
曆史上這位是死了,但現在卻奇跡的逃到了潼關,還一躍成為了一鎮總兵,真是神奇的命運。
更重要的還是,崇禎實在沒找到可以用的人了。
明軍的主力,因為東北女真兼並了左翼蒙古,導致了整個北京全是前線,這邊的兵馬,暫且不能大規模調動,隻能一點點來。
所以,崇禎看了一下陝西現在碩果僅存的布政司官員,洪承疇。
實在沒辦法。
就地升任洪承疇為陝西巡撫,讓他配合楊鶴,儘快剿滅叛軍。
洪承疇提前了兩年擔任巡撫,也是整個西部又一大變化。
之後又點了不屬於東林黨派係,也不屬於閹黨派係的幾人。
算是給陝西湊齊了班子之後,崇禎就沒什麼心思放在陝西了。
他的目光,放在了山西。
同賊雖然沒有辦法拿下潼關,但麾下有一股勢力,已經突破了黃河,衝到了蒲州北部諸地。
王僧,同賊首領王扊、王肁的子侄。
山西這邊的奏報很有意思:言其人,在賊軍中素以勇武冠絕三軍,被王肁譽為新順武僧,堪比昔年唐太宗的少室山武僧一樣的存在。
這完全就是一通胡謅,也是為了掩蓋蒲州這邊的守衛無能的表現。
不說的厲害一點,那怎麼交代河津縣已經丟失罪責?
是的,不僅王三這邊在發力,王僧這邊也有所成果。
所以,思慮一二,崇禎還是下令平陽衛出兵絳州,將敵人全部擋住,不能讓王僧在山西境內做大,不然潼關是真的難以保住。
至於山西這邊討要的餉銀,崇禎皇帝也很無奈,隻能從內帑裡撥款三萬兩。
多了沒有,這些錢之後他還有用,本來就抄魏忠賢所獲不多,全部給出去了他還要不要過日子了?
然後,崇禎就繼續兢兢業業的批改奏章去了。
相比崇禎的詔書,洪家的消息,在五月初六,就秘密送到了洪承疇的手中。
同時送來的,還有三原縣,丟掉了西陽鎮,縣城暫時沒事。
但王三將兵馬從三原調出來,增補給陳耳朵,助陳耳朵和白沉水,將華州城以及華陰縣轟開。
洪承疇被堵在臨潼將近兩個月,眼睜睜看著華州丟得隻剩下潼關衛還在,其他全境陷落的消息。
同時,乾州、邠州、慶陽府、平涼府都有壞消息傳來,人也是麻了。
不過好在,大同軍撤退了,王信控製了臨河以東和李家渡,高陵縣更換了守軍大將為王高。
大同軍兵力收縮,開始準備夏收去了,暫時沒有繼續進攻的打算。
洪承疇這才算是喘了口氣,等了幾天,確定大同軍不打算進攻了,他才從臨潼縣離開,先回西安府,等待朝廷的新一輪任命和征募軍隊。
這一仗打下來,他的兵力是嚴重不足的。
但凡手裡有上萬兵馬,也不至於眼睜睜看著華州幾乎丟乾淨。
“王三已經拿下了一半的關中,必須加強團練征募,否則吾命休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