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帶著數個衛兵,以及路引條陳,很快就乘坐車從澄城往外走。
還沒出城,就被堵了。
“奇怪,今日也不是趕集時辰,怎麼這麼多人?”
撩起車簾,老道顯然感覺詫異。
倒是他邊上的張誌和悠然道:“大同軍最近不是放假?”
老道一算時間,不由得頷首:“這倒是也是。不過城外也有勾欄,去城外不也好?”
“你不也說了,現在不是趕集的時間,城外的勾欄,都是什麼時候去的?”
張誌和終於睜開眼睛看著老道:“這一切,仰賴大王,他連放假的時辰,都給下邊算好了。”
老道稍微思索,了然道:“這些兵士,是王三用來平衡趕集缺口的?”
張誌和看老道了然,也不端著,繼續說道:“嗯。趕集從來都是固定時間的,澄城縣附近的趕集,都是七日小場,十五中場,三月大場。
按理說,趕集不用這麼著急,但澄城縣終究是新順國如今的行在,四周盤踞了大量的軍營,軍營裡的兵士,往往都是輪流放假。
那麼為了防止他們衝撞了百姓的生活,大王就把兵士的休息時間,分配在了尋常沒有集市的時候。
於是,在兵營附近的村落,很快就有了大量的集鎮出現。
這些地方,都是屬於郊區,戶部的種尚書,就把這些地方平整下來,然後將勾欄、瓦舍什麼的,全部在本地營繕,同時在四周建設大量的居所。
原本人還沒這麼多,畢竟大王領兵在外打仗,前線兵馬一時半刻沒有撤回來。
而現在,大王回來了,兵也就多了,所以放假的人就多,澄城縣的擁擠,已經無法避免。上邊在考慮,要不要拆了外城牆,重新再造。”
老道士頷首,倒也沒說什麼。
很快,他們清關出城,順著驛道大路,晃晃悠悠了一陣,突然感覺車道晃動了一下,老頭兒也挑起車簾,很快看到一條灰黃的道路,略顯詫異:“這是……”
張誌和也看了一眼外邊,發現了路上來往的車馬和人,嘖嘖兩聲說:“馳道,鋪的是水泥,聽說是試驗品,就鋪了三十裡,王三爺還在試驗水泥的壽命。
如果能堅持一年,並且維護成本降低的話,那麼往後馳道隻怕會按照這個標準修築。”
“嗯……馬車平穩,速度加快,這水泥路的鋪設花銷如何?”老道閉著眼睛感受片刻,不由得感慨和好奇起來。
“花銷不知,這算是官家的秘密。
不過上了馳道,需要給過路費。
除了官家和軍戶的車馬,上馳道都是要給錢的。
而且,馳道不能讓戰馬快速跑動,所以還得預留一條驛道。”張誌和顯得有點惋惜,“馬蹄鐵在水泥路上跑是不難,但很容易打滑摔馬。”
“那就用沒有馬蹄鐵的驛馬不就好了?”老道鄙夷的看了一眼張誌和。
“啊這……”張誌和張了張嘴巴,“或許是最近自己思慮過多了。”
老道嗬嗬兩聲,懶得理會這小子鑽牛角尖了。
再說了,馬蹄鐵的燙裝辦法多了去,水泥路也可以跑馬,隻要你不是傻嗬嗬的講水泥路的表麵變得細膩和光滑,讓穿戴了馬蹄鐵的馬匹上去就打滑,基本都能快速奔跑。
當然,現階段誰會弄細膩光滑的水泥路?
就算想要這麼做路麵,也沒有足夠的水泥粉給你額外刮膩子。
土法水泥的質量更彆想將水泥路變成光滑了,不然千餘斤的木車碾上去,不用個把月,光滑的水泥表麵就得崩潰。
所以,隻需要調整一下馬蹄鐵的燙裝辦法和形狀,基本上也就沒問題了。
“噠噠噠……”就在兩人說著的時候,正中間有一個穿著袍服,身上掛著“驛”字的人員,騎著馬快速掠過。
馬匹撒歡著跑,腳底全是馬蹄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