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張道綱舉薦其師叔張巍人覲見,說是來獻寶。”
外邊警衛來報,正在忙碌的王三頭也不抬的說:“請吧。”
舉薦這種事情,王三一般都會接受,因為其實很少人來給他舉薦,畢竟王三這邊弄出來的事端不少,各家也都懂得自己人的斤兩。
因此這些人往往都是拿著,親族、兄弟的舉薦信去黃龍山裡,等從山裡學完出來,就進了人才梯隊內做事了,根本不需要王三每次都接見。
“參見大王。”就在王三忙碌的時候,張誌和帶著張巍人來了。
王三放下筆,然後噙笑,抬眉,露出欣喜:“張卿免禮,少見你來舉薦,不知……”
“這位是臣的師叔張巍人,師承聞香教主王森,天啟二年從中興福烈帝(徐鴻儒)起義,天啟四年泗州內亂而散,遊曆河南數年,聽聞臣呆在陝西從大王起義,故而來此。”
張誌和直接將張巍人的來曆和經曆倒豆子一樣說個清楚。
王三都有點震驚。
山東白蓮教的起義軍殘部,還跟著殘部去了泗州,然後從泗州折返河南,最後在河南遊曆數年。
隻怕不是遊曆數年,而是開始準備第二輪搞事了吧!
“沒想到,竟然是聞香教主的高足來投,有失遠迎!”王三起身下來,做足姿態。
“不敢當高足,隻是記名弟子。”張巍人趕緊還禮,然後否定了自己聞香教主徒弟的身份。
記名弟子和真傳弟子,還是有差彆的。
至少政治身份不會顯得敏感。
王三跟他寒暄了兩句,這才問了此來所獻何寶。
張巍人笑道:“既然大王直接,那麼草民就不藏著了,此來所獻三寶。
其一:河南州府衛所地圖一份。
第二:聞香教沿運河兩畔諸堂口名錄一份。
其三:《蝗蟲菜譜》一份。”
王三聞言,也沒露出太多激動神情,反而走上主位,好奇的說:“蝗蟲菜譜?莫不是你覺得陝西要出蝗災?”
“大王英明!”張巍人看王三一臉平淡,然後優先問蝗蟲問題,也不由得感慨王三的穩重。
他可是一直盯著王三看。
河南的城池衛所地圖,這個可是最大的寶貝,結果王三並不在意。
那麼這個就有兩個理解,王三要麼不知道價值,要麼就是無所謂,因為他可能已經開始布局了也說不定。
而第二份,沿著運河兩畔的聞香教堂口的名錄。這個更是不得了,聞香教雖然經曆了王森被殺,徐鴻儒起義失敗,稍顯沒落了,但香火情還在,有他張巍人在,王三隻要出出力,就能統合一部分力量為其所用。
這可是一個劃算得不能再劃算的買賣。
隻要王三願意,他一下就能打通河南、山東、乃至南直隸、北直隸這廣大的中原地區的地圖迷霧!
而這個,王三還是不激動。
反而是對最後一個很在意,並且一語道破他獻寶的目的,就是蝗災。
這就能說明,王三不是不知道地圖的含金量,隻是他更在意後勤的穩定。
所以,張巍人能看出來,王三的穩重。
但也能看出來,王三有自己的規劃,自己想要隨意的插手王三的政策調整,隻怕得等王三拿下陝西東出之後。
王三看著他,點了點頭說:“那就多謝張道長所獻,不過蝗災的事情,孤這裡已經有了預案。
聽聞蝗蟲不但可以是美味佳肴,還能是治病良藥,有暖胃助陽,健脾消食,祛風止咳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