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他們以守帶攻,擋住明軍,保證延綏這邊出兵是吃力不討好就成。
同時埋伏在米脂一帶的高迎祥等勢力,我也會去信,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武器裝備,儘快在大盛軍內部,先把大盛軍撕裂,讓他們大而不強。
最後扶持起另一批親善我們的勢力,牽製王嘉胤的勢力南下可能,引導他們往東方大同方向去。
隻要他們一走,延綏方向的兵力,就能被我們導引。
最好是讓延綏的兵從華池南下,讓他們進攻安化。
如此慶陽這邊的壓力會很大,但隻要拖住三邊總督的兵力,等我拿下西安府,就是平定整個陝西的後續戰爭。
西北的大後方普遍缺糧,隻要我斷了陝西的糧道,甘肅本就是軍頭混沌的地界,不用多久就能鯨吞。
大體戰略就是這樣,隻要執行到位,不管是東部的兵力,還是西部的兵馬,全部被我們拴住,我就能集中全部精銳,南下進攻西安府。
明年開春之前,必須奪下西安府,否則我們的戰略空間不夠,就得考慮進行戰略轉移,到時候我們好不容易打造起來的基業,就得舍棄。”
王三語氣凝重的對現場的文武說,神氏兄弟也屏住了呼吸,心頭劇震。
他倆可是都聽了計劃的大部分,雖然很多地名,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但……行軍打仗多年,他們還是有底子。
聽罷之後隻覺得很牛逼,並且按照王三的計劃執行,大概率能成功。
他甚至連上中下三策都選好了。
大的戰略框架就是這樣,後續就是地方的軍團施為,這就是王三進行大軍團改編,同時大量放權給營部、旅部,允許營部、旅部隨意搭配總旗、營的數量,組建臨時的戰鬥單位,進行戰略安排的緣故。
現階段的大同軍,比明軍還善於野戰,攻守之勢,從邊軍的大規模整編完畢,已經徹底更迭。
明軍亡於農民起義之中的邊兵逃軍也是真的。
這才是真正的武力核心。
隻要打下陝西,後續的戰爭就是守住陝北、寧夏、潼關,一邊對西部招撫打擊,一邊對東部突襲進攻。
不用數年光景,鯨吞天下絕對不成問題。
畢竟糧食不夠,那就搶就是了。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儘快穩住基本盤和戰略空間,然後繼續貫徹“土地分配”。
這一條必須不動搖,因為這是一條正大光明搶錢滋養西北邊軍的財力來源。
北地接下來十年九旱澇,他都不敢肯定自己能靠重點賺來錢,他隻考慮百姓夠吃,剩下的人力全是軍事集團,必須跟著他重新打掃一遍天下,否則雪球滾起來,他的願望都不用實現了,自己就會被滾起來的雪球給碾碎。
明末,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作為王,可以沒有力量,但必須有貫徹自己願望的堅持。
王三一次又一次畫餅喂飯,讓上下都清楚,想要活下來,活得滋潤,唯有王三的“辦法”才是機會。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跟王三一樣,擁有足夠堅定的心貫徹始終。
這就是王三的速通方案,也是這個時代最優解。
“各位,你我成敗,在此一舉,所以……不計損失,不計傷亡,不計代價。哪怕打得十室九空,隻要拿下關中,西北千萬戶數都能活下來五百萬。
不然真讓這天氣變動下去,乾旱、蝗災、洪澇持續不斷,不肖十年,西北甚至可能隻剩下百餘萬人!
都是三邊的父老鄉親,我們沒錢,沒糧,沒活路了,唯有殺出去,才有新的活路。
幫父老,也幫其他省份的勞苦大眾。
我們舉旗正義,沒人可以阻擋我們的前路!”
王三語氣激昂,無比激憤:“我們的腦袋,我們父老的腦袋,在明廷和他的走狗眼中,隻是他們積功的銀子。
如此腐朽,不堪的明廷,唯有毀滅才是他們的終點!
且記,活路隻在自己手中,規矩我已經定好,掃平坎坷,沒路也能平出康莊大道!”
“是!”眾人齊聲應和。
就連神一魁都被說得心潮澎湃。
難怪這群人這麼高傲,每天都被這樣的言論刺激之下,就算是他,也隻會認為自己所行的大道是正義。
奉天昌義,正在此刻!
“大王,我等願意為前趨!”神一魁朗聲,王三溫和笑道,“好,我們大同軍,最喜就是交朋友,將敵人變得少少的,將朋友變得多多的。
兩位願意從我大同而戰,我自當掃灑歡迎,讓人準備酒宴,今日下值,一醉方休!”
“謝大王!”這一次神一元意動了,他跑了十幾天,嘴裡早就淡出鳥了,這一次說什麼也得好好吃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