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陝北也遭了蝗災沒有糧食,那我就邀請他們來環縣進攻。
這樣一來,有楊總督在,寧夏那邊再怎麼上下其手,也不敢放肆。
畢竟,我管不到寧夏的糧官,楊總督管得了。
更重要的是,慶陽雖然也很重要,但比不上固原、平涼、涇川這一條蕭關道。
蕭關道才是入西北的要略之地。
如今的同賊仗著逃兵多,各個都會騎馬,一路狂奔奪了固原,現在正在攻打平涼,韓王府告急朝廷有一段時間了,相信朝廷的壓力應該很快就給下來了。
不過……幸虧這一次的慶王,沒有南下安化縣避暑,不然咱們還得承擔慶王失陷的風險。”
賀虎臣暗道自己命好,他是寧夏總兵,同時也得兼顧慶王的安全。
西北的慶王一直鬨幺蛾子,武宗朝,安化王造反,逼慶王下跪稱臣,安化王被武宗平定,此事泄漏之後,慶王被削了兩衛,隻剩下一衛。
從此,一直喜歡待在韋州不肯挪窩的慶王,就經常隔幾年,從寧夏返回韋州慶王行宮或者來安化縣落腳。
世宗朝的時候,第六代慶王被廢,後來複爵,然後閒住,算是幽禁在慶王府了,這才消停了幾年。
但世宗一沒,後續朝廷沒辦法阻攔,皇帝雖然有辦法製止但不想,怕留下不好的名聲。
因為這是朱元璋丟下來的鍋,誰讓他最開始冊封慶王的時候,是連帶著慶陽一起,交給慶王督管。
說到底,他還是在自己的地盤沒挪窩,隻要不跑出寧夏、慶陽,那慶王就沒事。
而現在,隻剩下一衛還亂跑,明顯就是在給皇帝上眼藥,讓皇帝恢複他的衛隊,不然遇到了危險,你說怎麼辦?
直到現在,慶王衛隊還是一衛。
但慶王府又處在寧夏邊地,因此拱衛慶王不被蒙古襲擾的責任,就落在了曆代寧夏總兵的身上。
“父親放心,如今陝西局麵這麼亂,相信慶王不會再鬨出什麼幺蛾子了。”
賀虎臣歎息道:“就怕繼續鬨下去,你我父子,難以從西北這個大坑裡脫身。這同賊不是尋常賊寇,最近收羅來的情報越多,我這心就越慌。
一旦同賊真的入主關中,下一步就是寧夏與甘肅,
朝廷……希望朝廷能儘快抽調東北的兵馬返回,否則壓不住同賊,大明隻怕要出大事。攘外必先安內啊!行了,安排人,遮掩後撤,彆露出什麼動靜而被追擊了。”
“是!”賀讚立刻下去安排。
賀虎臣又多思考了一陣,然後提筆寫了一封信,最後在封頁落款:“愷陽先生親啟。”
“希望愷陽先生能多多注意同賊。同賊勢頭,不弱東虜。”
賀虎臣讓人將信送回保定老家,送呈孫承宗,也是希望孫承宗能多看看國內局勢,彆一直盯著東北了。
一旦西北鬨大了,那樂子可就大了。
喜歡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我從陝西鬨革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