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
少年被迫來到了考場,然後在一個房間外,將準考證交給監考官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監考官掃了兩眼:“薛長安,山西河津縣人?說兩句鄉言我聽聽。”
少年薛長安隻能說了幾句,然後監考官冷不丁又用河津縣的方言來了兩句,見少年應答如流,這才確定這人是從河津縣來的。
薛長安也有點意外,眼前這人居然懂得河津方言。
“好好考,你還是第一個鄉人,可彆讓本官失望。”監考官一句話,讓少年眼底一閃而過異樣神色,沒想到眼前這人,居然是同鄉。
“行,下去接受檢查,然後下一個。”
很快,五百三十七人,全部到位。
當然,還是有小聰明,以及心懷不軌的人,被拉出來宣讀了罪證,就給砍了。
好在這是避開考試的學子砍的,不然指不定要嚇到不少學子。
不過,正在觀望的一些人,看到熟悉的臉沾滿了鮮血與灰塵,已經嚇了一跳。
第一場,至關重要。
王三這邊是不容有失,哪怕是殺文人,也是不容有失。
而不遠處茶館內,依舊是那個中年的乾瘦漢子,他嗤笑的看著淋漓鮮血的現場,喃喃道:“真是不知所謂的賊寇。殺了這麼多文人,就不怕他們心寒?
舞弊最多就是禁錮與停考。
你卻將之處死,這就是在打天下文人的臉。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老夫一計,謀的便是天下人對你的唾棄,試問天下文人,誰還會投效與你!
還稱製開科,可笑!”
看完戲,也不等薛長安出來,這人起身就離開了。
不多時,扮做客商,將貨物裝滿,搖著船櫓離開。
而他走後不久,王三這邊接到了巡境使的消息。
“陳正學?山西人客商?
明麵意圖為送河津人薛長安考試。
薛長安者,原前明河津縣增生,其父薛平禾經商南陽地界。
據南陽送回消息,薛平禾因得罪唐王長史下獄,月前已被拷打死於獄中,但並未有人收屍,現棄於亂葬崗。
陳正學……大概率為升任陝西按察使的陳奇瑜。
有傳言,薛長安持銀八千兩,求於陳奇瑜等南陽上下打點。陳奇瑜答應其三月內放歸。至今不過二月,薛平禾已死。”
王三眉頭微微皺著:“今日學校門口可殺人了?”
王三喊來了一個親衛問。
“殺了五個替考的。”這個親衛是負責學校那邊信息傳遞的,一五一十都給王三說了。
現在實際的考生,隻剩下五百三十二人。
王三點了點頭,既然陳奇瑜走了,想來是沒把薛長安當回事了。
“讓人將這些資料,現在給考場送去,讓監考官當麵朗讀。”王三謄抄了一些內容,其中關於其父薛平禾已死,還有陳奇瑜離開的內容寫上去。
想了一會兒,又補了一句:“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陳奇瑜收錢不辦事,不仁不義,更是當殺。但科舉重要,莫要自毀前程,望爾好自為之。”
資料送出去之後,王三繼續乾自己的活去了。
薛長安隻是陳奇瑜的一枚不重要的棋子,甚至連考中與否都不在意。
那麼,王三基本能推斷陳奇瑜的想法。
無非就是看到他這般殺文人,會讓天下士子寒心,料定文人士子以後不會投奔他罷了。
但王三無所謂,因為從一開始陳奇瑜這樣的士子,就不是他的團結目標,否則他也不會從一開始就用末位淘汰製,篩選一批聰明的小夥子讀書習武,自己培養班子。
要不是時間緊,他甚至願意從頭培養。
至於這些文人世宦,那都是敵人,不殺他們,自己的軍隊就養不起,根基都得動搖。
所以,還他娘的管他們臉麵死活乾屁。
文明之師也可以是虎狼之師,這兩者不衝突。
畢竟,對百姓文明,對儒門世宦虎狼,平衡好度就成。
至於薛長安,見到了這些資料,他對明廷的濾鏡,隻怕得碎一地。
散儘家財救父,甚至闖入虎穴參與科舉,他是不可能再回到明廷去了,因為消息傳出去,他就是通敵叛國,死路一條。
這小子如果是人才,未來或許可以作為一把刀,要是不成,那就泯然眾人矣就是。
但總歸能收獲一個不錯的刀筆吏。
喜歡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我從陝西鬨革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