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武將們的利益導向問題。
按照曆代利益導向,都是攻打中原是為了獲取可耕種的土地和人口。
而新順國的利益導向,並不是簡單的攻城略地。
而是拿一座城市的債券。
要的是一整座城市綜合收益的稅額債券。
一切,基於本朝對於土地的分配是國有化,集體化,這是國策,也是西北現在唯一能活下去的兜底。
因為,人口多,旱澇多,糧食少,雖然鋪開高產耐旱的作物了,可這些終究隻能保命,不方便運輸,還需要進行深加工。
因此現階段的農耕收益,短期內其實是下降的。
同時需要兜底,王三推行了農場製度,將大量人口兜進來,更進一步壓縮了土地收益。
這就意味著收益必須找另一個方向要。
而進入城市的產業,想要在城市中產生高價值有且隻有一個,工商業!
更重要的是,王三之前都告訴他們很清楚了。
接下來北方都要受到小冰期影響,那麼中原一線,旱澇往複,想要治理需要花費大力氣,種地不見得有收益。
那麼,他們去打下來了,稅能收上來,都是老天爺賞飯吃,更有可能是直接還得賠錢進去。
尤其是稅額債券,這玩意兒是長期的。
王三之前給十年,現在全部延長為二十年,這可是未來一座城市一代人的收益。
債券被王三展期之後,戰爭的獲利模式,就變了。
隻要所有人的收益,跟稅基掛鉤,土地國有,想要城市發展得好,肉眼可見的收入增多,唯有工商業。
所以,種光道希望新順國東出,但手持債券的將官們,卻知道河南明擺了要變成四戰之地,拿下本地,人口也會因為各方戰爭而崩掉。
那暫時來說,彆將大力氣投入進去了,不如交給其他人去給他們擋刀。
比如,大盛軍、闖王高迎祥那群人家夥。
接下來山西、河南,就是各路起義軍的主場。
隻要打仗想要拉平跟明廷差距,就需要馬匹。
更重要的是,眼下明軍還跟東北女真廝殺得緊,並且因為林丹汗那又菜又愛玩的性格,導致了韃靼也不可能給明朝提供馬匹,可以說哪怕是明朝,也缺馬匹。
這就是商機,明代的馬匹來源就在甘肅,拿捏甘肅五年,足夠王三將明軍在平原的戰鬥力捏爆。
哪怕麵對滿清,王三都可以有把握教他做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