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內,村長、會計員、宣傳員等人,也都小心陪著王三走動。
不過王三也就沒有說什麼。
他就各家糧囤走走,送送農場那邊養的豬肉,問問本地作坊情況。
“種地賺不到幾個錢。”一個老頭兒年歲不小,左右都說他得九十了。
佝僂的背,抿著唇,皺巴巴臉,對眼前年輕的大王說,“大家都說種地賺不到錢,但小老兒倒是覺得,至少現在日子輕鬆了,終於不用擔心餓死了。”
“那可不是,這會兒的日子,比前明的時候,舒坦多了。貪官汙吏也少了,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哪有空管咱們乾什麼,隻要不犯法,按著指標完成任務,日子也就能過了。更重要的是,從沒見過哪一朝,比咱們這一朝,這麼重視咱們這些泥腿子!”
邊個,也是一個老頭兒,白發蒼蒼,身上補丁不少,但說話文氣了很多。
“老人家讀過書?”王三對這後邊說話的老人很有興趣。
“小老兒名喚邱丹。”老人捋著胡須說,“嘉靖四十年生人,隆慶四年的時候,小老兒家中還有三百畝土地,按這會兒成分算,得是個地主。”
這話裡,多少有點怨氣在。
王三身邊的村長低聲說道:“這老頭兒一家人全部分家了,不過到了今年,就剩下一百多畝土地,他有七個兒子,這麼一分,就沒剩下啥了。
而且七個兒子彼此有所嫌隙,分家之後,他養老就出問題了。
現在主要居住在私塾內,給孩子啟蒙教書。”
王三一聽,哪裡不明白是發生了什麼,笑嗬嗬說:“成分的劃分,隻是為了保證更多人能有土地。也是給那些願意為了大同,而上繳富裕土地的百姓的一種待遇。
本來土地也是要給兒女的,隻是提前一點,算是某種意義上的規避清算,兒孫自有兒孫福,分家的時候,完全可以多留一些在你手中,剩下的土地,完全可以通過訂立遺囑來解決。”
邱丹頷首,不多言語。
顯然是勉強接受了王三的安撫,不過王三不在意,有怨言是肯定的,而邱丹沒有被清算,就說明他家在本地也是有點善名,至少手裡沒有命案。
王三繼續笑道:“朝廷這邊已經在盤算著,等將來拿下山西、河南、四川三地之後,就會開始給貧困戶們,增加票證的發放,儘可能讓更多人都跟上隊伍。
咱能力有限,隻能先兼顧著入了籍,為朝廷做貢獻的人。
所以得儘可能緊著更多自己人才行。”
“可還是有些爛泥扶不上牆的。”這老頭兒搖了搖頭,目光很快落在了角落裡,一些人身上。
銳利的目光,嚇得這些人縮了縮脖子。
“大家夥都知道大王您仁善,但有些家夥,摟到了東西,就轉入合作社、農墾公司裡轉租,接著就月月摟點分紅、利錢,吃喝嫖賭的。
要不是您這兒下令,不準買賣,指不定好不容易給他們分的田土,就被他們轉出去了!到時候,又是養出一群霍霍人的地主。”
村內的一些人都乾笑著,王三反而不在意的笑道:“這都是小部分人。而且,隻要不犯法,他們愛做什麼做什麼。
天大地大的,總得給所有生民一條退路。
從立國開始,咱這一朝,就不是盯著土地這點租子,這也沒幾個錢,之前入關中的時候,隨便抄家下來的大頭兒,全是經商獲得的。
所以,咱這一朝商稅可不會低。
村裡大家夥多多幫襯一下左鄰右舍,朝廷這邊能做的,就是幫你們規劃好水利、轉移一些財政補貼,讓更多人家中都有點糧食積蓄。
剩下的,好日子都得靠自己去掙。
咱也是個窮苦人,造反之前,我家村裡,也是易子而食,就連我都差點被當香肉給宰了。
現在咱們大家一起努力,先把自己溫飽了,再等個十年,等一統天下了,拿下了江南這個財稅要地,咱就遠征西域,重啟商貿,隻有這樣,關中才有更多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