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會,在西安府權貴的家中,一直在上演。
隔天,禦書房。
“大王,您就不擔心他們結黨營私嗎?”
賀天岸遞給王三最新的一份票擬,然後看到了王三隨意丟過來的名單,交談內容。
作為今日的值閣之臣,賀天岸還是有點驚訝王三的情報係統,但更多還是冷汗涔涔。
哪怕是采用了五年一屆內閣製,君主還是會猜忌臣僚。
隻是王三對付他們的手段,比較顯得溫和。
所以,賀天岸才覺得王三很穩,穩到令人發寒的地步。
自打王三完成了上一輪政治梳理之後,整個新順國的政治框架基本成型,也讓更多人得到了施展空間,但也讓更多罪人有了犯罪空間。
現在更是明確看到了集會名錄,而王三隻是丟給他去看,卻並未說什麼,越是這樣淡然,越是讓他感到寒意。
因為他知道,王三一旦動怒,那將是天崩地裂。
“後天上朝。”王三說,“各地的官員今天基本到齊了。給你看這個,也是讓你去跟他們說,有這個閒工夫吹牛,不如多多思考,如何將各自治下變得更好。
雖然朝廷一直采用流官製,但明廷三年一屆的時間太短了。
孤準備延長為五年一屆,正好和一個五年計劃等時。
方便清賬各地的任務責任。
叫他們回來,也是告訴他們,除了結黨,也要去跟同府、同省的同屆官吏取取經,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也找到更多讓百姓富裕起來的辦法。
不然,孤叫他們回來乾什麼?
你去牽個頭,開幾個研討會,分享分享治理心得。
讓種哥以及麻閣老跟著一塊去聽講。
孤不在,你們才能暢所欲言,咱這兒不是明朝,不必勾心鬥角,互惠互利,見賢思齊,才是硬道理。”
“臣明白了!”賀天岸領命下去。
但很快冷汗都下來了。
穩!太穩了!
彆人看到的是結黨營私,王三看到的卻是他們在吹牛打屁,浪費時間。
這是得多穩定的君主,才能有這樣的胸襟。
“賀閣老稍等。”
賀天岸突然聽到叫喚,轉過頭,一個小黃門尋來,遞給他封題本說:“這是大王寫的行政責任製、《官吏責任法》。大王讓您參謀參謀,看看有什麼需要改的地方,明日一並發來。”
“是。”賀天岸接過來,離開回去自己的直閣,稍微看了一下最近的文件,主要是完善秋收的糧囤、以及一些需要跨部門協調的大事。
他按照流程,很快寫了票擬。
將軍事的發去王三那裡,非軍事的發回各個衙門討論。
接著才開始看王三寫的行政責任製跟《官吏責任法》。
很快,賀天岸看完了。
表情也越發嚴肅了起來。